“我,我说!”
“我有证据,我有证据不是间谍!”
几个人争先恐后的叫了出来。
……
“孟绍原的电报让薛思旭这么告诉剩下的嫌疑犯,说潜伏间谍在4月23号晚上……”
“川本君,这又是什么意思?”
板内康英刚问出来,川本小次郎还没有回答,羽原光一已经开口说道:“将军阁下,4月23日您记得在做什么吗?”
“这个……”板内康英想了很久:“过去那么多天了,我一时半会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是啊,过去那么多天了,我也想不起来了。”羽原光一苦笑一声:“可是一个潜伏间谍呢?他每天都生活在危险中,无时无刻不在担心自己会暴露。当又一天终于艰难熬过的时候,他会反省这一天自己做了什么,有没有出现什么问题,所以他会清楚的记得每一天所发生的事情,他知道自己在4月23日这一天根本没有和任何同伴接触过!”
“那么……”
……
“他会记得自己在4月23日根本没有和自己人接过头。”孟绍原淡淡的笑了一下:“他也可以说清楚自己这一天的动向,他不担心会因为这件事而暴露自己。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让他们等待一个小时吗?除了观察他们的反应,我还有别的用意!”
……
“对了,我知道孟绍原为什么要让他们等待一个小时了。”羽原光一猛的说道:“除了观察那些紧张的人,他还不断的示意徐州方面拿到所谓的文件、情报,这是在传递一个非常强烈的信息,军统方面,掌握的线索越来越多了。
我们的那位潜伏间谍,本身就已经处在高度紧张之中,一个小时的等待,以及对方暗示如此强烈,心理素质再好,也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感觉。他既要和自己的紧张情绪搏斗,又要随时提防对手的下一步举动,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他会出现判断上的错误!”
“不……我的意思是,会出现判断上的错误!”川本小次郎的脸色也变了:“美国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发现多处案例里,当嫌疑犯长时间无法摆脱罪名,如果出现了一个可以让自己洗刷嫌疑的机会,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紧紧抓住这个机会。
1925年,德克萨斯圣安东尼奥连环谋杀案,警方抓住了一个嫌疑人,但没有任何的证据可以进行定罪,他们请了女心理学专家卡伦·霍妮协助。霍妮设定了一个计划,故意给了嫌疑人一个脱罪的机会,果然,心理素质极其强大的嫌疑人,在警方漫长的审问过程中,当发现这个机会之后,迅速抓住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结果,霍妮一步步把嫌疑人朝着早就设定好的圈套里带,她采取的办法,就是让你证明自己是无罪的……”
……
“嫌疑人,让他自己证明自己无罪。”孟绍原把玩着手里的一盒烟:“当你讯问他,采取的是主动进攻,他会构筑起强大的防线来保护自己。战场上,进攻遇到的麻烦,永远都比防御战多的多。可是反过来让他主动进攻呢?那么局势就会颠倒。
嫌疑人会迫不及待的牢牢抓住这个机会,竭力证明自己是无辜的。而在这个过程中,他需要用第二个证据去证明第一个证据,第三个证据去证明第二个证据。证据连着证据,谎言套着谎言,他会彻底乱的,他会自己暴露出来的!”
……
“这就是‘卡伦·霍妮理论’,让嫌疑人自己证明自己是有罪的!”
“我们的悲哀在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我们的人一步步的暴露。”羽原光一叹息一声:“没办法提醒他,明知道他正在走向陷阱,却连拉他一把的能力都没有!”
……
“让一时回答不出的人,也暂时解除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