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川周笑着摇了摇头,解释道:“陈老板,我可没有这手艺,这可不是我做的,这是一件明代的锁子甲!”他说着,干脆脱掉了外衣,将锁子甲完全展示出来,“陈老板,您给看看,这东西是不是真货?”
锁子甲,古代战场上流动的金属风暴,它如同一件精巧的艺术品,由无数细小的金属环扣编织而成,环环相扣,却又灵活自如。想象一下,战场上箭矢如雨,刀光剑影,而你身披锁子甲,仿佛穿上一件刀枪不入的“铁布衫”。 那感觉,一定如同天神下凡,威风凛凛。锁子甲的精妙之处在于它独特的结构,一环连四环,五环相衔甚密,形成一个紧密的防护网。当敌人利箭袭来,撞击在锁子甲上,力量会被迅速分散到周围的环扣上,如同水波荡漾开来,从而化解冲击力,保护士兵不受伤害。它不像笨重的板甲那样限制行动,反而轻便灵活,让将士们在战场上行动自如,如同猎豹般敏捷。就是这么一个个扣在一起的 更令人惊叹的是,锁子甲不仅可以制成上衣,还可以制成裤子,甚至可以为战马披上特制的锁子甲衣。试想一下,骑兵身披锁子甲,胯下战马也披着锁子甲,如同钢铁洪流般冲锋陷阵,那气势,足以震慑敌人,令其闻风丧胆。锁子甲,不仅仅是一件铠甲,更是一种力量的象征,一种守护的象征,一种古代战争智慧的结晶。
关于锁子甲的起源,西方学者们普遍认为是欧洲古代的凯尔特人最先发明了这种铠甲。他们设想,在那个充满蛮荒和战争的时代,凯尔特工匠偶然发现将铁环相互连接可以形成一种既灵活又坚固的防护结构,这或许源于一次意外的尝试,也或许是受到了某种自然现象的启发。
当第一件锁子甲诞生时,凯尔特人欣喜若狂,他们意识到这将是战场上的利器。到了罗马帝国时期,锁子甲的实用性得到了充分的验证,罗马军团装备了大量的锁子甲,这使得他们在战场上更加具有优势,罗马士兵们也对这种神奇的铠甲赞叹不已。到了 11 世纪,锁子甲在欧洲军队中几乎普及,成为了当时最主要的铠甲形制,欧洲的骑士们身穿锁子甲,驰骋沙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战争传奇。
然而在我国,关于锁子甲的最早记载出现在曹植的《先帝赐臣铠表》中,文中写道:“先帝赐臣铠,黑光、明光各一领,两当铠一领,环锁铠一领,马铠一领”。
这里的“环锁铠”指的就是锁子甲,可以想象,当时的曹植收到这份赏赐时,内心是何等的激动和自豪。到了宋代,锁子甲开始广泛使用于军队之中,宋朝的士兵们穿着锁子甲,抵御外敌入侵,保家卫国。
而到了元代,锁子甲更是成为了军队四处征战不可替代的铠甲,元朝的骑兵们身穿锁子甲,横扫欧亚大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战绩。我国现存的锁子甲主要是明清时期的,主要集中保存在沈城故宫和京城故宫博物院,疆、藏和内蒙等地的博物馆也有一定数量的馆藏。新疆塔城地区博物馆藏+明代锁子甲锁子甲头盔 赵川周身上的这件锁子甲,泛着幽幽的黑色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它经历过的漫长岁月。甲衣是立领式样,衣领挺括,紧紧护住颈部。长袖的设计,可以有效地保护手臂,避免受到刀剑的伤害。
直身中长款的版型,既能保证穿着的舒适性,又能最大限度地防护身体。整件甲衣由无数铆钉小圆铁环密密麻麻地连接而成,这些铁环大小均匀,排列整齐,如同鱼鳞般层层叠叠。
袖口和下摆处的锁环明显变得细薄,更加贴合手腕和腰身,方便活动。衣领巧妙地分为内外两部分,外部由结实的织物和坚固的锁环共同构成,锁环被巧妙地套在条带状的织物上,形成五股主要防护区域,而后领部分为了加强防护,更是增加到六股,每股之间由细小的锁环相互连接,构成一道严密的防线。
而衣领的内部,则采用了双层织物的设计,更加注重穿着的舒适性。贴近皮肤的那一层织物,摸起来柔软细腻,如同婴儿的肌肤般光滑,即使长时间穿着,也不会因为摩擦而感到不适。
同时,这种特殊的织物还能有效地调节温度,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或炎热的夏天,将士穿着时也不会贴着冰冷的铁锁环而觉得过冷或过热。衣领和衣身是分开制作的,通过一根隐藏在甲衣内部的绳子巧妙地穿连成一体,既方便穿脱,又能保证整体的牢固性。
陈阳仔细地端详着赵川周身上的锁子甲,铁环细密,做工精良,一看就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古物。他赞叹道:“赵老板,您这物件看起来真不错,做工精良,看着就有一股老气。但可惜,我对这类物件一窍不通,我还真说不出来一二三四五。”
赵川周笑着摆摆手:“这是我祖上传下来的宝贝!”
“这锁子甲可是我的宝贝,关键时刻能保命!”赵川周得意地拍了拍锁子甲,然后重新穿上外衣,催促道:“好了,别再耽搁时间了,赶紧带我们去那个地洞看看吧!”
楚老板也连连点头,附和道:“对对对,赶紧出发!说不定里面还有更多宝贝等着我们呢!”
“等等,陈老板,”大严突然叫住了陈阳,“我们得先处理一下这两具尸体。”
陈阳这才想起地上还躺着两具鬼子的尸体,他点点头,“说得对,咱们得先把尸体处理掉,免得引来其他麻烦。”
说着,陈阳看看地上这两具尸体,有用的东西早就被杰子扒下来了,众人合力挖了个坑埋了起来。做完这一切,他们才重新出发,收拾好所有东西,借着月光朝着地洞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