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三章 襄公之败

王朝的腐朽 立日耳 1224 字 10小时前

齐襄公,他的父亲是齐僖公,他的弟弟是齐桓公。春秋时的霸主,无不都是在前人的基业上,更进一步。晋文公继献公之业,秦穆公得父兄之功,楚庄王有武文成穆四代耕耘,吴王夫差享阖闾之基。其间虽多有乱,可霸主欲平定四方,自当平定内外,然后可以望也。

在春秋初年,诸侯之中影响力最大的是郑国,借助周王卿士的身份,郑庄公四处征战,连周天子也不能制约他。诸侯的纷争越来越多,顺服郑国的有很多,反对郑国的也不在少数。齐国是太公的后裔,郑国又借天子名义,齐国最好的选择自然是亲近郑国。当然,最关键的,郑庄公势大,不能力敌。

在其后的十多年里,直到郑庄公去世,齐国与郑国的关系都相当不错。而在此期间,齐僖公做了两件相当重要的事。第一件便是调停了郑国、宋国、卫国的争端,使三国重新友好。这件事其实意义重大,宣扬的是齐僖公的名望和齐国的声威,对于齐国这样的国家来说,有了名与威,强大只是时间的问题。第二件便是将自己的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鲁国国君鲁桓公、一个嫁给了卫国国君卫宣公。鲁国与卫国在春秋时期是极其重要的两个诸侯国,他们不仅是周室的近亲,实力也较为强大。齐僖公之所以嫁女,就是为了拉拢两国。等到郑庄公去世,齐僖公已经一跃成为诸侯之中数一数二的君主。

齐襄公能否成为霸主?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古今欲想成大事者,必待天时,天时未至,则增益其身,壮大其力,气力不强则不足以争,心志不坚则不足以夺。齐国在诸侯之中已然十分突出,而所谓的天时,在繻葛之役后其实已经成熟,齐桓公能够在不久的将来提出‘尊王攘夷’,距离齐襄公四年只有十五年,离齐襄公去世只有七年。齐国需要时间更加强大,齐襄公也需要如管仲这样的人才辅助。但即便是这样,齐襄公恐怕也不能够称霸。

郑庄公如此的人物,为何他一去世,郑国就快速衰弱了。除了郑庄公前期借助周天子的名义得来的便利,最关键的便是郑庄公个人的魅力与手段。可他的儿子们,无论是昭公、厉公,还是子亹、子婴,都远远不如庄公。子亹、子婴尚且罢了,史书对他们的记载本就不多,而昭公、厉公,从他们的事迹来看,都只是平庸的君主,昭公有能力,却做不好君主。

郑庄公如此,齐僖公也是如此。襄公四年,距离襄公去世只剩下八年。可就是他在这一年做的事,已经决定了他的结局。第一,与其妹文姜通奸。具体开始的时间不知,但淫邪之人为什么往往遭人唾弃?因为他们已经越过伦理的边界,享受禁忌的快感,在其中沉沦,耗费精气,胆大包天,律法与道德限制不了他们,他们自己也制约不住自己。只会惹出更大的祸来,犯下更大的罪行。第二,杀害鲁桓公。当时鲁国与齐国的关系不可谓不亲近,结果一国之君死在了齐国,如此明目张胆,不加掩饰。齐襄公个人的信誉在诸侯之中可以算是消耗殆尽了,诸侯从此只有防备齐国的心思。齐襄公竟全然不顾与鲁国交恶的影响,仅仅因为鲁桓公得知通奸一事、斥责文姜,就杀害了桓公。卫宣公杀自己的太子,还知道要借盗寇之手。齐襄公杀鲁桓公竟在自家的国都,仅仅只是设宴之后,杀人者还是齐国公子。岂不是明明白白告诉世人,杀桓公者,齐侯也。如此不智,不知本来如此,还是淫邪入脑,不能明断。第三,杀公子彭生。其实直到杀鲁桓公,非要为齐襄公找些说辞,也不是不可以找,毕竟就像笔者不够了解齐襄公,古今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齐襄公呢?一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言辞,就能消弭掉大部分的敌意。大多数人不见到真容,总是心存幻想。这是对付庶民的。想好了言辞、假托了名义,再送上财货礼物,这是对付权贵的。世上没有过不去的事,只有付出足够的代价,你总是能够前行的。但让人无法理解的是,鲁国人只是向齐襄公一施压,公子彭生便被杀。怎么杀?谁杀的?这些问题都姑且不问,天下人都以为公子彭生是你齐襄公的人,那他做的事情就都是你指使的。天下人都以为是你齐襄公杀了公子彭生,连为你杀鲁国国君的人都不放过,谁敢再为你效力?谁不担心自己的下场?诸侯再外,尚且好说。齐国人可是近在身侧。一个人,既不顾忌外面的灾祸,又不担心内部的忧患。如果不是有人为他遮风挡雨,就是自己身处底层,无有所谓。可齐襄公不是这样的人,他就是齐国的天,站在最高的位置上。有多少人抬头看天,就有多少人窥视他。天不可触摸,襄公却就在那里。

齐国依然强势,齐襄公依然可以行使他国君的权力,但只要明眼人都知道齐国必出大乱。以前我看《左传》,总是看里面的人说,谁将要如何如何,谁不出几年必然要有灾祸。在之前的文章里,我大概是这么解释的:他们体悟了世间的道理,明析了天下的变化,有前人之鉴,又有他人为师。加之他们本身也都是世代权贵,清楚里面的利害关系,所以能够言之凿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笔者如今有了新的体悟:当一个人展露他本来面目的时候,有些事情便已经是注定的了。站得越高便越是如此,因为他们前进的空间几乎没有了,改变的困难却又格外得大。

永远不要相信奇迹。奇迹是远超你认识水平之人运用自己的认知创造的。你的认知可以为你解答大多数的问题,便已经足够了。因为这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与你相差无几,而你也终究是要与这些人共同生活。保持正常且多数的认知,这是一个关乎生存的问题。

而对于那些自以为已经不是凡人或者不想当凡人的来说,那就努力提高自己的认知,但也千万别忘了大多数人的正常认识。似齐襄公这般肆意妄为,好像只记住了自己,记住了自己是齐侯,记住的是齐侯的身份和权力。他忘记了自己可以杀鲁桓公,别人也可以杀他齐襄公。公子彭生得到和失去的,齐国人都有可能失去。他可以做齐国的国君,不过是因为他是齐僖公的儿子,可齐僖公又不是没有其他儿子。这些话句句诛心,可却都是人发自内心会考虑的。考虑的多了,也就有了动手的心思。

毫不夸张的说,齐襄公剩下的这几年,一方面继续自以为是,无论是对外对内,另一方面在清醒与懊悔之后,自我安慰,依然自我,依然犯错。齐国人在等待,等待着他败坏完自己的权威,犯下难以饶恕的罪行。大家都知道这一天不会很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