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有人道:“这是真是假?怎么会从西域杀出的汉人义军?不会搞错了吧?”
黎老板道:“要是道听途说,我也不会相信,可是我亲眼目睹,不得不信。这支义军突然从西域杀出时,我正在西域收购玉石,准备回程,正好跟在这支义军后面。这支义军大纛上写一个“郭”字,没人知道从哪里出来的,如凭空出现一般。”
众人七嘴八舌道:“大帅姓‘郭’,必定是汉人无疑!”
“又姓‘郭’,难道与郭大侠有关系?”
“姓‘郭’的多了,怎么会与郭大侠有关呢?”
“郭大侠不是有一个儿子吗?”
“郭大侠的儿子怎么跑去西域,又怎么会在西域组织出一支汉人义军呢?”
一时众说纷纭,乱成一团。郭襄听了,却高兴不已,的确是弟弟郭破虏率领的朔方军,虽然早知道弟弟郭破虏率领朔方军重返中原,但这一次亲耳听到弟弟的消息,仍是内心大喜。
这时有人问道:“这支大军有多少人?”黎老板摇头道:“我们只敢远远跟在后面,哪里敢靠近,他们旗帜招展,行军快如闪电,我也看不出有多少人,我们商人也看不出来,只能远远看大军行路长短猜测。有人说有两三万人,有人说只有两三千人,也有人说有一万多人,具体多少人我们也不得而知。但他们行军快如闪电,接连击败西域各路围堵的蒙古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杀到甘肃,在灵武停留几日,又向东而去,终于遭遇到最强大的安西王率领数十万蒙古大军。”
郭襄听到安西王,知道那安西王阿难答野心勃勃,为了皇位不宜出卖父亲,夺得安西王位。为了借助阿拉伯人的力量,改信奉大食回教,已是蒙古皇位最有力的争夺者。
有人急切问道:“听说安西王是蒙古最能打仗的王子,这支义军遇到他怎么样了?”
郭襄与苗道一也很想知道,那黎老板道:“我们在后面,也不敢靠近,只知道打了几天几夜后,这支义军竟然斩杀几十员蒙古大将后,从蒙古眼皮底下突围而出,直向大都方向杀去。”
众人听了瞠目结舌,然后又欢呼雀跃起来,有人叹息道:“大都是蒙古王廷所在,这支义军区区几万多人,就敢去攻打大都,虽勇气可嘉,但恐怕凶多吉少啊!”
此时众人都已知道蒙古大军军纪严明,战力强悍,远超汉人,何况大都又有百十万蒙古大军把守,区区几万人要想攻破,简直比登天还难,无异是飞蛾扑火。
郭襄心中也是焦急,她虽不知这支朔方军有多少人马,但想来不会超过两万人,想凭这点人马攻打蒙古皇城,确实有点托大。
苗道一也低声道:“北方山山水少,千里沃野,一马平川,几乎无险可依,适合蒙古作战。眼下为今之计,破虏应该率军到南方来,南方水道众多,蒙古人不善水战,联合各路人马,再与蒙古人一决高下,才是上策。”
郭襄点头道:“我也这么想,破虏应该不会如此鲁莽的,在北方与蒙古人决战的!”
这时众人也是七嘴八舌说什么都有,有人忙让黎老板继续说下去。
黎老板这才继续说道:“大都是蒙古王廷所在,自然不容有失,安西王打破蒙古大汗立下各地封王不得率军擅自离开封地的规矩,率领蒙古大军在后面追赶,前面又有各路蒙古大军堵截,可是这支义军本是向东攻打,然后突地向南杀去,打得蒙古大军晕头转向,乱成一团。又从蒙古大军中穿出,直向南方而来。”
有人道:“这‘郭’姓元帅真是用兵如神,与当年的诸葛武侯、岳武穆一般。”
黎老板道:“是啊,一路上西北武林群雄踊跃加入义军。”
有人道:“那后来呢?”
黎老板道:“从各路蒙古大军围剿义军,我们就无法跟随那支义军了,我们星夜兼程转换车船,赶往南方,后面的事就不知道,我猜不出半个月,那支义军的消息就会传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