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交通不便,市集又得等到初一十五才有,在没有赶集的日子中,有些人便会挑着货担,往来于周边的村庄,向村民们售卖一些日常所需品,这样的人被称为货郎。
“糖果花生、针头线脑、胭脂水粉……”吴老二继续吆喝。
一般的村庄因为人员流动少,家家户户都彼此极为熟悉,若是突然出现一张生面孔,便很容易引起村民们的注意。
所以吴老二才选择了扮做货郎,毕竟货郎总是在各个村庄乡镇中来来往往,即便村民们不识得他,也不会产生多少疑心。
至于这货郎担,他是找一个相识的货郎借来的。
当然,他用来“借”的不是口,而是拳头。
不远处,一户村民家的柴门被推开,一个胖大婶喊道,“货郎,你那儿可有驱蛇虫的药?”
吴老二停下来,“有。”
胖大婶问,“多少一包?”
吴老二随口道:“十文。”
“怎么这么贵!”胖大婶惊讶,“别人都只卖五文!”
吴老二改口道:“你听错了,我说的是四文。”
“那过来吧,我要两包。”
吴老二挑着货担走过去,胖大婶从怀中掏出一个布包,解开,边数着钱,边打量着吴老二,道:“奇怪,往常来我们村的货郎不是你,你看着……面生得很。”
獐头鼠目,眼神飘忽,有些不似个好人。
“我还是第一次做这货郎的营生,大姐当然觉得面生,往后我多来几趟,你就眼熟了。”吴老二嘿嘿笑道。
“哦,原来是这样。”胖大婶将钱递过去。
吴老二在货担中一阵乱翻,终于找到了塞在角落里的几包驱虫药,拿出两包给她,又道,“大姐,你若是有其他需要的,我一起给你算便宜些。”
闻言,胖大婶有些动心,“好罢,你等会儿,我再看看。”
趁她专心挑拣东西,吴老二又故作随意地问,“大姐,你们村里的姑娘媳妇们可多么?我这里还有些小娘子们爱用的胭脂水粉,头绳发带,去哪家卖会比较好卖一点?”
“有不少呢,”胖大婶顺口说了几家,又道,“还有右边那条小路,走到尽头,最后那家住着陈秀才和他娘子,你也可以去试着卖卖看。”
吴老二眼神微闪。
片刻后,胖大婶又选了几样,他胡乱报了个低价,收了钱,便挑起货担,朝着右边的小路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