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重新打通“丝绸之路”后,进京商队逐年见涨。

商贾云集,极大地促进了客栈行业的发展。

如今。

整个京城,大小客栈数上千家,或多或少都受到民用驿站的影响。

今年的京城格外热闹。

还只是腊月初。

到处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息,各种民俗活动层出不穷。

这是在朝廷的刻意推动下呈现出的景象。

万邦来朝。

正是展现华夏文化底蕴的最佳时机,小皇帝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做糕点,剪窗花,糊灯笼,写对联,逛大市,变戏法,唱戏,评书,奏乐……

一众使者在鸿胪寺官员的陪同下,一样样地感受别具特色,恢弘深厚的华夏传统文化。

美轮美奂的“物”。

令人敬畏的“礼”。

不可思议的“艺”。

处处都是灿烂文明的体现。

腊月十五。

天元六年最后一次大朝会!

大周皇帝在金碧辉煌的正武殿接见各方来使。

宇文衍身着青色黑底十二纹章冕服,头戴通天冠,端坐在纯金打造的金龙宝座上。

目光炯炯地打量着殿下一众朝臣。

这种大权大握,居高临下,俯视天下苍生的王者霸气令多少帝王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君臣见礼后。

鸿胪寺卿长孙晟出列。

禀报藩邦四夷入京朝贺,觐见天子之事。

“准!”

皇帝金口一开。

按鸿胪寺安排好的顺序,使者开始入殿朝拜天子。

“突厥使者参见大周皇帝陛下!”

率先进殿的是东突厥使者。

右手按于胸前,躬身行礼。

一身貂皮裘衣,满脸络腮胡子,说话瓮声瓮气,尽显草原汉子的粗犷豪放。

东突厥与大周和亲,如今两国交好,关系缓和。

使者满面笑容,言语间也透露出几分亲切。

说话间。

从怀中取出国书献上。

墨言走下台阶接了过去。

“免礼!”

“赐座!”

“大周与突厥乃姻亲,朕的老丈人一切安好否?”

宇文衍也是面带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