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鸿涛就带莫问去看医生了。
心理医生。
“刘医生,你说这是抑郁症吗?”
看着诊疗室内的莫问,鸿涛在外面和刘医生交流着病情。
“现在情况还好,并没有太严重,另外患者患的病并不是抑郁症。”
穿着白色橘黄色衬衫的刘医生,一边回答着鸿涛的问题,一边记录着什么。
“哦!不是抑郁症?那就好!那是啥病啊?”
听到刘医生说不是抑郁症,鸿涛那心就放下了不少,毕竟在大多数人看来,心理疾病,只要不是抑郁症,那就没啥大碍。
反正又不会死。
况且人刘医生都说,不严重,情况还好。
但刘医生却并不像鸿涛那么乐观,虽说不是抑郁症,但莫问患的病,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是有抑郁倾向的。
因为莫问患心理疾病,叫空心病。
具体表现中,便包含陡然间莫名的情绪低落,然后意志衰退,觉得人生毫无意义这一系列的情况。
患上“空心病”的人往往十分优秀。
他们一般从小学习成绩好、长大后工作优渥、而且情商高,和身边人的人际关系也处理的很好,只是他们却有着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感觉和周围人没有真正的联系。
他们也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努力完善自我,但又好似这一切都是为了别人而做。
由此演化下去,便是他们对自己缺乏认同感。
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活下去。
空心病在某些方面与抑郁症很像,都有情绪低落的表现,但最大的不同,便在于空心病患者对于“价值观“的缺失。
价值观是需要一个人从小培养起来的东西,且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所以在孩童时期的教育方式就对一个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有时候,这种教育方式就是会被忽略,甚至被曲折。
所以从而导致空心病患者的出现。
而因为和抑郁症很像,所以也常常有空心病患者被误诊为抑郁症,只是药物治疗效果并不好。
这是心病。
需要心药来医。
另外,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使得病情加重,最后也会和抑郁症一样,出现自残等行为。
“啊!这病怎么感觉和抑郁症差不多啊!好好一个孩子,怎么会得这种病呢……”
鸿涛此时也有些为难了。
“患者小时候经历过什么事情嘛?或者他经受的教育,鸿先生你清楚嘛?”
为了确定具体得治疗方案,刘医生询问着鸿涛一些有关莫问小时候得事情,因为空心病得产生原因,往往和幼年得教育方式有关。
可这些东西,鸿涛哪里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