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上古九姓入封神,后世帝尊争入谱

在秦子玉锲而不舍、接二连三地追问下,杨修终于不再隐瞒,决定和盘托出所有真相。

原来,早在那遥远的封建时代尚未拉开序幕之际,这片广袤大地之上就曾涌现出数不胜数的大帝级人物。这些大帝们皆具非凡智慧与勇气,不断地推陈出新,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引领着时代前进的步伐。

其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当属三皇五帝。他们各自独领风骚长达数千年之久,即便在其辉煌生涯谢幕之后,他们的后裔子孙依然能够凭借着先祖们遗留下来的深厚福泽与强大庇佑,持续蓬勃发展并日益壮大起来。经过漫长岁月的积累沉淀,最终形成了一个个底蕴深厚、家学源远流长的传承世家。

然而,时光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越来越多的英雄豪杰、风流人物纷纷崭露头角,登上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世家数量急剧增加,呈现出一种近乎泛滥之势。

面对如此局面,一些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意识到问题所在。于是,他们精心谋划,寻找到了当时声名显赫的几大世家之主,并与之展开深入交流探讨。最终众人达成一致意见,共同携手打造了一部神秘莫测且影响深远的封神榜。

所谓“封神”之举,实际上乃是确立天下世家的整体格局与层级体系。通过这一举措,将原本由世家自行制定的规则秩序予以明确规范,并赋予其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同时,由国君亲自出面主持相关事宜的实施执行,使其具备神圣不可侵犯的特质。

当封神大业大功告成之后,上古时期赫赫有名的九大姓氏家族一跃成为整个九州大陆独一无二的正统存在。自此以后,但凡那些心怀壮志、渴望逐鹿天下之人,无论出身如何低微贫贱,都必须想方设法追溯自己的祖宗血脉,力求将自身与上古九姓攀上关系。长此以往,这种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使得上古九姓所代表的正统地位变得坚如磐石、难以撼动,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并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秦子玉心中如明镜一般透亮,尽管内心深处或许存在着些许不情愿,但为了确保大秦帝朝的长治久安和根基稳固,无论如何,他也不得不将自家的祖宗与那封神之前的大帝们攀上关系,并以此来突显自身皇位的正统性。毕竟,就连昔日威震天下、一统六国的祖龙大帝尊,也曾公然宣称自己乃是上古大帝的后裔呢!

需知,在上古时期,共有九大姓氏被视为正统之象征。而但凡能够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帝位者,皆会不辞辛劳地去追溯其家族根源,以证明自身统治地位的合法性与权威性。

此时,杨修继续向秦子玉解释道:“这上古九姓既然身为正统的代表,那么其中每一姓氏都曾涌现出众多能够力压群雄、震慑一个时代的伟大帝王。正因如此,关于九姓家族谱系的传承记载之物,便会在每一位大帝在位期间得到同步的更新与完善,并交由特定的专人负责妥善保管和管理。”

听到此处,秦子玉不禁眉头微皱,追问道:“照你这么说来,莫非那钟府就是现今这一代的上古九姓家谱管理员不成?”

杨修面露苦涩笑容,轻轻点了点头应道:“正是如此啊,陛下。倘若您无法获得钟府后人的认可与首肯,那么想要将大秦帝朝皇室的姓氏正式纳入上古九姓之列,可就难如登天喽!”

秦子玉眉头微皱,语气严肃地问道:“倘若朕的姓氏无法被载入那上古九姓的家谱之中,将会引发怎样严重的后果呢?”他的目光紧紧锁定着面前的杨修,期待能从对方口中听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杨修面色凝重,深吸一口气后缓缓说道:“陛下,如果您的姓氏不能被写入上古九姓的家谱,那么这天下的世家大族便会毫不犹豫地拒绝承认您身为帝王的正统地位。他们定会想尽一切办法,甚至不惜动用各种手段来推翻如今的大秦帝朝啊!”杨修的声音略微颤抖,仿佛已经预见到了那可怕场景一般。

秦子玉听后,顿时陷入了一阵沉默。他深知自己刚刚登上皇位不久,根基尚未稳固。而将新登基的皇帝之姓氏写入上古九姓的家谱,不仅能够为这古老的九姓正统增添一份力量与荣耀,更有助于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只要能顺利完成此事,并与各大世家联手共同打造出全新的社会秩序,那么实现太平盛世的宏伟目标也将指日可待。

正因为如此,这个所谓的正统名分显得至关重要。哪怕像秦子玉这样拥有雄才大略、立志要开创盛世序幕的一代帝尊,也依然需要获得天下世家的广泛认可才行。否则,即便他再有能耐,恐怕也难以抵挡来自各方势力的重重压力和挑战。想到这里,秦子玉不禁感到肩头的担子愈发沉重起来。

“杨爱卿啊!”秦子玉微微皱起眉头,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与不满,“那钟府既然身为上古九姓家谱这一代的管理员,可依朕看来,他们所展现出的实力着实难以匹配如此重要且尊崇的身份呐!”他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摇了摇头,表示对钟府现状的失望之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到皇帝这番突如其来的吐槽,杨修赶忙上前一步,拱手作揖后说道:“启禀陛下,此事其中另有缘由。您或许有所不知,这些世家大族们为了能够确保自身的安全无虞,每当遭遇乱世之时,便会采取一种惯用策略——将整个家族一分为二。其核心力量往往选择隐匿于世外,暂避风头;而其余部分的力量,则会分批次地投身于各路诸侯麾下效力。这种做法,恰似我们常言所说的‘分头下注’。如此一来,无论最后是谁得以一统天下,这几大顶级世家皆能够稳坐桌前,参与到利益的分配当中去。”

说到此处,杨修稍作停顿,观察了一下秦子玉的表情,见皇帝正聚精会神地聆听着自己的话语,于是接着往下讲道:“然而,像那种敢于孤注一掷、全力一搏以谋取未来的世家,通常只是些三流或者二流的世家罢了。毕竟,这些世家由于自身底蕴相对较为薄弱,如果不能倾尽全力放手一搏的话,恐怕连获取丰厚回报的机会都微乎其微呢。所以,对于那些顶级世家而言,他们更倾向于采用这种稳妥的方式来保全家族,并维持其长久以来的地位与荣耀。”

秦子玉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终于恍然大悟。就拿张家来说吧,那涿郡的张飞毅然决然地追随着齐王刘备,凭借着他的勇猛无畏与卓越领导才能,竟然能够轻而易举地集结起一支规模庞大、人数多达数百万之众的雄师劲旅!而远在雁门关的张辽,则忠心耿耿地追随着吕布,其所统领的军队亦是兵力雄厚,足有上百万之多,成为威震一方的统军大帅!此外,广陵之地的张昭亦毫不犹豫地选择追随吴王孙策,在他的引领下,更是有数万名张家子弟得以踏入仕途,步入官场。

如此情形之下,待到大秦帝朝正式建立之后,这姓张的世家可谓是文武双全,人才辈出。即便贵为帝尊的秦子玉,面对张氏家族如日中天般的崛起之势,也是感到束手无策,难以有效地加以遏制。不仅如此,由于张氏族人对于新秩序的理解和传播能力远远超过了大多数人,假以时日,也许只需短短百余年光阴,恐怕就连那高高在上的皇室也只能望尘莫及,自叹不如了。

秦子玉此时的内心充满了纠结和矛盾,他深知自己肩负着让天下归心的重任,但面对世家那高高在上、超然物外的地位时,心中又不禁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不满情绪。

要知道,他和功勋新贵们可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了数之不尽的代价,甚至是以亿万百姓的生命作为筹码,才好不容易打破重重阻碍,成功地开辟出一条可供普通民众向上攀升的道路。这条道路虽然崎岖不平,但至少给了无数平凡之人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然而,如果此刻皇室仅仅因为姓氏这一微不足道的原因,便轻易地向世家低头妥协、做出让步,那么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东流,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啊!想到这里,秦子玉紧紧皱起眉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