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若华心里把事情翻来覆去地想了几遍,觉得把钱给孙建平没什么问题,就骑上小电驴回家了。
好几次林锐建议她买辆车,说是去见客户的时候比较拉风,促单的成功率也会高一些,但江若华却置若罔闻。
她当然知道买辆车更好,无论是接送客户,还是接送候选人,对方对她的印象都会更好一些。作为一名保险代理人,适当包装自己是必要的,但江若华却没有这么做。
自己现在的收入不够稳定,养一辆车和养一个孩子一样,压力很大,何况在这个消费降级的时代,大部分人的口袋都不甚宽裕。最近公司的培训课上,资深讲师都不无忧虑地谈到这个问题,老百姓地注意力都在吃喝拉撒上,没有多余的精力和经济考虑购买保险。
当然,还有一部分客户不受周期的影响,甚至抓住周期赚了钱。这些客户和前几年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要说服客户买增额终身寿险,客户总是会举出一大堆反例,什么房产增值幅度更大,什么股市最近比较火,什么银行理财收益更高,但近期客户的异议都消失了,大家二话不说,有钱都投进了保险,为此公司保险业绩出了一波小高峰。
但这类客户毕竟不多。大部分人还是过得十分艰难,口袋里没有余钱,大家更认为保险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谁有那个闲心余钱购买?
说起这个事,同事们都在唉声叹气。但江若华却持相反看法,越是这个时候,保险越是重要。
江若华是经历过没钱的段的,越是在那个时候她越清楚,一旦有问题,没有保险,她们没有一点抵御风险的能力。经济条件好的情况下,亲戚朋友还愿意帮忙,但大家都自顾不暇的时候,除了保险,还有谁愿意提供帮助?
一个家庭越是没钱,越要买保险,尤其是一家之主,没有一份保障傍身,相当于在高速公路上裸奔。江若华记得最难的时候,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和女儿都买了一份医疗险,还买了一份消费型的寿险,就是为了规避风险给女儿的生活带来影响。
保险不能改变你的生活,但可以保证你的生活不被改变。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所以,大到一个国,小到一个家,保险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金融工具。而江若华要做的,就是将这个理念尽可能地传播出去。
正是因为经历这些事,她更清楚这个时候才是销售消费型保险的最佳时机,以最小的代价撬动最大的杠杆,做到尽可能多的保障。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这些。
当她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讨论会上提出的时候,王婷婷当即嗤之以鼻。她认为没钱的人根本不会考虑保险,这是认知的问题。与其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们改变观念,不如把时间花在刀刃上,专注在那些更有可能购买保险的中产阶级以上的群体。
江若华却认为这场经济危机才更好地诠释了保险行业的理念:你永远不知道风险和明天哪一个先来。当我们认为房价只升不降的时候,房地产市场突然来了个大转弯,当我们习惯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危机已经悄然潜伏。所以这世上唯一不变的事,就是要随时做好应对变化的准备。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每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而我们要做的,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钱随时还能再赚,但在时代的洪流面前,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给自己的生活上一道保险,以最小的代价,规避最大的风险,守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扛过这个周期,等下一个周期来临的时候,赚到的钱远远多于这点保费。”江若华站起来慷慨陈词。
“你太理想主义了,”王婷婷瘪嘴笑道,“客户没有那么大的情怀,他们只管眼前的吃饱穿暖,能多挣一点是一点。谁会像你那么想?客户看的是收益,看的是真金白银。”
江若华对这个徒弟无可奈何,到现在为止,王婷婷一心想着收益,还是没能理解保险的意义。她还想和王婷婷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但林锐制止了她们:“不早了,该去吃饭了。中午一起吗,若华?”
江若华不喜欢和他们一起吃饭,因为他们喜欢下馆子,江若华喜欢回家做饭。她总觉的外面的食物不干净,还是自己在家做吃得干净卫生,这点她始终无法和他们一致。所以江若华有时候觉得自己在公司像个局外人。
她婉拒了林锐,收拾一下东西回家。走到公司楼下的时候,江若华突然发现自己的钥匙落在会议室里了,便转身回去找。正值中午,公司里的同事都走得差不多了,偌大的办公室显得十分安静。走近会议室门口的时候,她清清楚楚地听见林锐在里面说道:“江若华她就是那个样子,理想主义者,你按照你的想法做就行,没必要听她的。”
江若华心提了起来,他们在里面议论她呢。于是她放轻了脚步,慢慢靠近门口,却听到王婷婷说道:“锐哥,不是我说,你怎么招了这么一个徒弟?一根筋,还轴,自以为什么都懂,整天和我讲大道理,我按照她说的去做,根本没办法成交!我当初真是瞎了眼才到她的团队来。我想换师父,直接跟你好不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