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互相偷袭!!

在乾隆皇帝成功抵御了大秦帝国的入侵后,清朝内部却并未因此而平静。乾隆深知,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虽然以清朝的胜利告终,但天幕之下隐藏的秘密与危机却远未结束。他心中暗自思量,若能找到天幕的更多秘密,或许能借此机会让大清王朝更上一层楼。

一日,乾隆在御书房内翻阅古籍,偶然间发现了一卷关于明朝的详细记载。其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英勇事迹与智谋让他深感敬佩,但同时也勾起了他心中的一丝不服。乾隆心想:“朱元璋不过一介布衣,却能开创大明江山,朕身为大清天子,岂能甘居人下?”

于是,乾隆心中萌生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打算率领大军,通过天幕的神秘通道,偷袭明朝的开国都城南京,以彰显大清王朝的威严与实力。

然而,乾隆并未鲁莽行事。他深知,不同朝代的军队在武器与战术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为了确保偷袭成功,他特地召集了朝廷中的能工巧匠与军事专家,开始研制与明朝军队相抗衡的新型武器。

经过数月的努力,清朝工匠们终于打造出了一批结合了火器与冷兵器优势的新型武器。这些武器不仅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而且在精准度与灵活性上也远超明朝的常规武器。

乾隆看着这些新型武器,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立即下令整顿军备,挑选精兵强将,准备实施他的偷袭计划。

就在乾隆大军整装待发之际,天幕之上再次出现了异象。一道光芒闪过,明朝的永乐大帝朱棣竟率领着一支精锐的明朝军队,悄然降临在了清朝的边境之地。

原来,朱棣早已察觉到了清朝的异动,他通过天幕的神秘力量,提前得知了乾隆的偷袭计划。为了保卫大明江山,他特地率领军队前来迎战。

乾隆得知朱棣亲率大军前来,心中不禁一惊。但他很快便镇定下来,心想:“朱棣虽勇,但朕的大清军队也并非等闲之辈。更何况,朕还准备了新型武器,定能一战而胜。”

于是,乾隆立即下令大军出击,与朱棣的明朝军队在边境之地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交锋。

战场上,清朝军队的新型武器展现出了巨大的威力。他们利用火器的远程优势,不断向明朝军队发起猛烈的攻击。而明朝军队则凭借着精湛的骑术与冷兵器的近战能力,与清朝军队展开了殊死搏斗。

双方军队你来我往,战况异常激烈。乾隆在战马上指挥若定,他不断调整战术,试图利用新型武器的优势,一举击溃明朝军队。

然而,朱棣却并未被清朝军队的强大火力所震慑。他深知,若不能尽快打破清朝军队的火力优势,明朝军队将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于是,朱棣心生一计,他命令明朝军队迅速后撤,诱使清朝军队深入追击。乾隆见状,以为朱棣已经败退,便下令大军全力追击。

然而,就在清朝军队追击至一片密林之时,朱棣却突然率领大军从两侧杀出,对清朝军队形成了夹击之势。原来,朱棣早已在这片密林中设下了埋伏,就等着清朝军队自投罗网。

乾隆见状大惊,他急忙下令大军撤退,但此时已经为时已晚。明朝军队凭借着人数与地形的优势,将清朝军队团团包围。

战场上,清朝军队的新型武器虽然威力巨大,但在密林之中却难以发挥优势。而明朝军队则凭借着精湛的武艺与灵活的战术,不断向清朝军队发起攻击。

乾隆在战马上左冲右突,试图突围而出,但无奈明朝军队人数众多,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军队逐渐陷入绝境。

就在此时,乾隆身边的一位将领挺身而出,他向乾隆建议道:“陛下莫急,臣有一计可破敌军。我们可利用火器的远程优势,向敌军发起猛烈的攻击,以打乱其阵型。然后,陛下再率领亲军突围而出,寻求援军。”

乾隆闻言大喜,立即采纳了这一计策。他下令大军利用火器向明朝军队发起攻击,同时亲自率领亲军向一处薄弱之地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