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知识点(26)

猪痢疾(病)→由猪痢疾短螺旋体引起

①又称血痢、黑痢、出血性痢疾、黏膜出血性痢疾等。猪痢疾最常发生于 8~14 周龄幼猪

仔猪黄痢(致病性大肠杆菌)

仔猪白痢(致病性大肠杆菌)

仔猪红痢(产气荚膜梭菌)

②主要症状是严重的黏膜出血下痢和迅速减重。

③特征病变为大肠黏膜发生黏液渗出性(卡他性)、出血性和坏死性炎症。

④经口传染,病的传播迅速,发病率较高(约 75%)而致死率较低(5%~20%)。

1.形态结构及染色特性

①菌体多为 2~4 个弯曲,两端尖锐,形似双燕翅状

②革兰阴性,维多利亚蓝、姬姆萨和镀银法均能使其较好着色

③可通过 0.45um 孔径的滤膜

2.生长要求及培养特性

①严格厌氧

②对培养基的要求相当苛刻。通常使用含 10%(严格,正常 2%)胎牛血清或血液的TSB(胰蛋白胨大豆肉汤)或 BHIB 液体(脑心浸液肉汤)或固体培养基。

③生长表现

(1)在液体培养基中 38℃培养的群体倍增时间为 3~5min。

(2)在 TSB 血液琼脂上,38℃ 48~96min 可形成扁平、半透明、针尖状、 强溶血性菌落,有时亦可向周围扩散呈云雾状表面生长而无可见菌落。

3.微生物学检查

(1)直接镜检,可分为以下 3 种方法:

①涂片染色镜检:

病料直接制成薄涂片,染色镜检

(最简单) →染色方法多用姬姆萨法或维多利亚蓝染色法

→也用印度墨汁作负染或镀银染色法染色镜检

②压滴标本片活体检查:

可将待检样品与适量生理盐水混合后制成压

(麻烦) 滴标本片,置于相差或暗视野显微镜下镜检

③染色组织切片检查:

将采集的病变肠组织先用 10%甲醛缓冲液固定后制成切片,再用上述维多利亚蓝染色法染色。

(2)分离培养

①采集的病料经上述镜检证实有可疑螺旋体存在后,再作分离培养

②为抑制其他杂菌生长,可在 TSB 血琼脂制成本菌的选择性培养基,以提高本菌从肠道样品中的分离率

③区别

无害蛇形螺旋体菌落外观十分相似于猪痢蛇形

螺旋体,但呈微弱β溶血,而本菌呈强β溶血

4.防治

①对猪痢目前尚无可靠或实用的免疫制剂以供预防之用

②现普遍采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控制此病

③培育 SPF 猪,净化猪群是防治本病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