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围绕土地产量和人畜安全方面谈着自己的看法。
焦站的说法是这里移民过来的灾民太多了,以后家族发展物质上无法保障。还有那边有官府建的房屋,可以分期购买,对捉襟见肘的焦家来说可以承受。官府建房屋不可能东一处西一处,肯定有规划,有集镇有村落。若是早去,选到好地段的房屋铺面可做点小生意。
焦春天的看法是安全是首要。如今富裕有难度,但吃饱没问题。更何况此地离封日城近,闲下之时拿山货去城里也方便。若到那边处处是荒漠,田地再多,亩产不行,付出大于收获得不偿失。这里山清水秀,和老家差不多,在迁徙一次,老胳膊老腿的怕扛不住。
焦站最后还是说服了大家,因为有王鹤棣的说法大家认同。
王鹤棣和妹妹王妮妮这两年却过得充实,他俩到了上学年纪,官府在这方面还是有保障的。
当然,乡下娃上学而不是求学。到了上学年纪官府管事来点一下名,上学报到。至于学多久,官府不再过问。
其一,生活在乡野并不富裕,能识几个字就行。小时有学究先生管比丢在家中放心的多,稍大些就要下田干活。反正官府只管头几年,一般男娃过了十三女娃过了十二就不管了。
说实在些读书不能当饭吃,靠读书能读出个出息样,乡下人可没想。没啥关系没啥靠山又有几个梦想靠读书飞黄腾达的,能到城内做一个灵光些的伙计已经是祖坟上烧高香心满意足了。
其二,上学的多了官府财政也吃不消。帝国伊始,上学是国策下面不得已要实施。至于要让每一个娃童读书至少年乃至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这可没明文规定。随着娃儿长大成了劳动力,官府又是睁只眼闭只眼,农家娃自然坚持上学的越来越少。
由于灾民居住在封日城周边,官府安置他们生活劳作,对娃童上学之事也没拉下。
王鹤棣品学皆优,尤其记性好还能举一反三,深得学究的喜爱。学究时常私下教授,还提供不少书籍给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