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以退为进,弟高一筹

大隋第三世 碧海思云 2994 字 2个月前

“这?”

“还不懂?”李渊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苦笑道:“杨侗和杨广是一个路子的,因此杨广在背后大力支持,强横的帮他拦去了冀州的几大望族,当杨广无能驾驭天下的时候,已经无人动摇得了杨侗在燕赵大地的地位。越到后期杨侗的路就越顺。”

李世民沉思一下道:“父皇,正因为我们没有均田制,百姓才比杨侗治下的,更为渴望土地,如果我们推广均田制和军功制,儿臣觉得效果显著。”

李渊闻言无语,好半晌才说道:“朕早就想了!但根本不可能,首先、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被关陇权贵大量占有,剩余的也多是巴蜀豪强的,属于朝廷的少之又少,朕手中无田,你让朕怎么搞均田?杨侗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有老百姓支持,谁反对谁就是普通老百姓的敌人,他轻松就能把反对者杀个精光,最后田地全是他的了,然后他再分给百姓,视田地比命还重的百姓能不支持他吗?能不为了好不容易得到的田地去为杨侗卖命吗?其次、我军将士主要是各个世家的奴仆、佃农,和世家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他们的亲人大都生活在世家的庄园内,很难摆脱世家的控制,朕一旦分田给将士们,他们就会成为自由人,而这却触犯到世家最根本利益,所以不说没有田地,就算有,也不能施行均田制,至于摊丁入亩制、乡县郡国四学、科举制想都别想。”

“我大唐虽然因为关陇权贵的支持,初期发展迅猛,但越到后期,受到的掣肘越多,便是推行一道政令,都要权衡利弊再三,远不像现在的杨侗那般,只要政令一下,立刻就能在各地有效的被执行,有时候,朕真的挺羡慕杨侗的。”

李世民默默无语,他这些年一直带兵,对朝廷政务很少过问,并不知道父皇和大哥所面临的天大难题,直到父皇这么透彻一说,才知道什么叫成了萧何败也萧何。李唐靠关陇权贵起家,但关陇权贵对土地和人口的大量占有,又成了李唐王朝稳固统治、发展壮大的最大障碍。

听了这么多,李世民也知道父皇不会头脑发热去对付关陇权贵,于是说道:“父皇,儿臣其实有两件事要面呈父皇。”

“说吧!”

“父皇,第一件事是儿臣恳请收回天枢大将军之职、授武官和开府之权,儿臣对皇兄多有冒犯之处,愿向大哥真诚道歉。”

李世民这个决定大出李渊的意料,他明白李世民言外之意是不再谋求东宫之位,放弃内斗、一致对外。

其实李渊也已意识到让兄弟内斗过早了,这也是造成大唐屡屡失败原因之一,他也希望两个儿子齐心协力一致对外,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他想补救也已来不及了;

李世民如今的表态让李渊大感宽慰,因关陇权贵而引发的不快也烟消云散,而对李世民杀意恨意早在对话之时就没有了,他大笑道:“皇儿这话,是为父这几年最欣慰的事情,朕相信我们父子携手同心,一定能够度过危难。”

“儿臣绝不辜负父皇期望。”

李渊欣喜的问道:“你说的第二件事又是什么?”

“第二、是关于汉水防线的,儿臣以为,隋军若是攻不破汉水防线,一定会和萧铣联军,淅阳薛万均、南阳杨善会各有十多万大军,秦琼也有六万左右,相对汉水防线的兵力,他们机动的兵力至少在十万左右,如果这支军队绕过舂陵,接手萧铣的汉水以北的义阳、汉东、安陆、永安之后,只需将两万骑兵布置在汉东和舂陵之交,嗣昌便动弹不得,大部队就可绕过汉水防线,从汉东攻舂陵、竞陵,而嗣昌手上只有四万军队,父皇,局势堪忧啊!”

这才是李世民的真正担心所在,如果汉水防线告破,荆襄失守,巴蜀也保不住多久。

李渊沉默无言,李世民的看法和他担心的一样,他也认为隋军渡不过汉水的话,一定从东部突破,要是舂陵或是竞陵失守,战火很快就燃烧到襄阳,汉水防线不告而破。只是他的兵力不多,他一时还拿不出主意。

“依皇儿之见,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荆东之危?”次子既然谈到这件事,李渊知道他必然有想法了。

“儿臣有上中下三策,请父皇定夺。”李世民也学精明了,以前每次献策总是不被采纳,很多时候还被收拾一通,原因就是他不懂朝廷那一套,每次总是开门见山的要求父皇怎么打、应该怎么打,从而让身为君父的父皇颜面无存。这次他准备三策提供父皇选择,不管最终采纳哪一策,他都成功了。

“哪三策?”李渊问道。

李世民说道:“上策是攻防兼用、化被动为主动,我们目前计有三十万大军,并非没有主动进攻之力,据儿臣所知,守上洛三万隋军都是郡兵,由名不经传的刘纲率领,且兵力大都在武关一带;我们可以抽出十万大军由西城丰利的甲水河谷潜入,只要攻势迅猛,趁薛万均来不及回兵之际,一鼓作气打到京兆,就算攻不下长安,隋朝也会上下震动,杨侗将不得不调大军支援关中,荆东之危不刃而解;这样还能起起安抚关陇权贵的作用。”

李渊想了一会儿,并没有表态,问道:“中策呢?”

“回父皇,中策也是攻防并用,不过方向变了而已。”李世民看了父皇一眼,见他没有反对的意思,接着又继续说道:“儿臣的意思是将这可以抽出的十万军队一分为二;一路三万,南下防御竞陵,另一路七万军支援舂陵,使舂陵军队达到十一万,一口气吞下秦琼部,如果我军获胜,则一股作气拿下萧铣,这样就不用劳心费神的绕着去打岭南了。”

此策,可以说是否决了李建成全力固守、分兵向南之策。李世民说完,这次并没有停下来,继续说道:“儿臣的下策就是干脆利落放弃荆襄,力保巴蜀不失,然后集中兵力执行大哥的南进战略,同时清洗关陇权贵,将他们的良田庄园均分我军将士,这样不仅军心振奋,还能解决掉尾大不掉的关陇权贵,从而让父皇轻装上阵。”

李世民这三个方案让李渊十分矛盾,他都可以接受,也都不能接受。倾巢与隋军决一死战,他没那勇气;但要放弃荆襄逃入巴蜀,他现在已经不能接受了,不是他不想,而是他的迁都试探之举,弄得人心惶惶,如果强行西进,那就成了关陇权贵到处宣传的胆小如鼠,以后又如何威慑群臣?他现在总算意识到迁都试探,乃是自己走的一步臭棋,将长子的策略坏得一干二净,但事已至此,后悔又能如何?思索良久,长叹道:“容朕考虑一下。”

“儿臣告退。”

李世民走出了御书房,正好和匆匆而来的李建成打了一个照面,连忙深施一礼,“小弟向皇兄郑重道歉!”

“道歉?道什么歉?”李建成好半晌都没反应过来。

“小弟过去对不属于自己东西总是怀有幻想,现在幡然悔悟,已向父皇辞去天枢大将军之职,并将授官于武将之权全数归还。过去是小弟的不对,特向皇兄道歉,小弟以后会全力支持皇兄行太子权。”李世民说完,再次深行一礼。

李建成总算明白了,这是要跟自己和解呢!但他并不像父皇那么容易被亲情蒙蔽,和李世民明争暗斗了这么多年,李建成实在太了解二弟的为人了,知道他心机极深,绝不会轻易放弃皇储之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