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
十分钟后,一共两万人的队伍,继续拉着辎重,火炮,翻越这段平整的不错的山头。
…………
赫勒拿,一座蒙大拿的首府城市,也是当地唯一的大城市,足有二十五万人口。
这个人口数字,在东部,甚至在南部都不算什么,甚至连号都排不上。
但在蒙大拿,在这个离前线最近的周,二十五万人口,已经是最大的了,甚至可以说算是“大城市”了。
毕竟当地的总人口也不到八十万,如果不是战争爆发,蒙大拿这个名字,可能一般美国人都叫不出来。
整个赫勒拿,因为靠近前线,但又身处后方,这样的地理环境下,也造成了当地的“人浮于事”,“事浮于天”。
虽然当地的驻军是由美军指派,但治权却不在军队手中。
再加上目前战争,商品的紧俏,提高售价,都已经是最低价的手段。
再这样一个环境下,哪怕是那两万驻军,也开始有些低迷。
但美国人一点都不担心,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赫勒拿离战争还远。
用某个赫勒拿当地议员的话讲:“前线的几十万大军就是我们最坚实的支柱!!”
翻译过来其实就是有人顶着。
在这样一个和平的环境下,赫勒拿当地没有任何战争的紧迫感。
当地守军出操,也多是“敷衍”为主,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训练,而是消磨时间。
而这样一个安全的环境,终于,被一声凌晨的炮声打响。
“起来,快起来!!”
“汉国人打来了!!”
“汉国人打来了……”
这是炮响之后,整个赫勒拿城内人的反应。
相比于那些慌慌张张的赫勒拿人,当地的守军,明显要“迅速”的多。
虽然在汉军眼中,依旧算是缓慢,甚至是“磨磨蹭蹭”,但与那些只知道转圈圈的赫勒拿人比,已经算是“镇定自若”了。
火炮抵达轰鸣一直持续了十五分钟,简短而高效。
赫勒拿城的外围防线几乎被摧毁的一干二净,甚至就连隐蔽起来的炮台,都很难逃脱汉军火炮的打击。
甚至就连战后美军自己总结,都很奇怪,那么晚了,汉国人事怎么找到隐蔽在三角区域的炮台,而且看样子是一早就发现了。
这是战后的事情,在此刻,火炮和步兵,就像一对双生子,相辅相成,士兵掩护炮兵向前,炮兵掩护士兵进攻。
“哒哒哒!!!”
如果说火炮和步兵的配合,是一场有关于步炮协同的演练,那么机枪的加入,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笔。
当十二点九毫米的子弹,通过弹链和枪口,穿透了整条战线。
当枪声停止,冒着通红火气的枪管被快速换下的时候,一门门迫击炮,正在属于自己的战场,不断“呼啸”而出,将刚刚露头的美军,打的抬不起头。
“快,快上起来!!”
机枪手不断的催促自己还在上枪管的副手,刚刚的枪管直接被扔在了地上,冒着白烟。
“咔嚓”,弹链被迅速合上,机枪手压着扳机,将枪口倾斜,一阵“哒哒哒”的声音,迅速响起,让人“心醉”。
哒哒哒!!!
密集的弹孔出现了墙上,以及沙袋的正面,十二点九毫米枪弹的威力,直接射穿了厚厚的沙袋,躲藏在沙袋后面的美军士兵,立马到底,身上出现了一个巨大弹孔。
被射中几十发子弹是什么感觉,这一点,一个叫托克的少校最清楚。
作为这条街区的指挥官,他成了机枪手,最关注的目标,从他出现开始,机枪声,就没有停过,一直到他死了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才因为换弹药,而中途停止。
不大的城区内,汉军机枪手,或趴,或卧,只要符合作战规定,他们不介意把机枪按在顶楼。
事实上,在占领一处高楼后,确实如此,尤其是那栋楼处于整条街的中心位置,基本已经宣告了这条街区的统治,正式的移交到汉军的手中。
机枪,这个原本应该运用在大规模野战的武器,在整场战争中,最好的成绩,大多数都来自城市。
不得不说,这真是不小的玩笑。
第二天早上九点钟的时候,赫勒拿城的一半,已经在第五师手中。
战争的天平,不可避免的向汉军倾斜。
下午二点,在经过几个小时的抵抗,剩下的九千名美军在广场附近向第五师投降。
当丁峡接过美军少将的配枪时,说了这么一句话:
“战争,永远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手段!!”
对面美军少将,显然有些不服气,嘟囔的反驳说“不公平”。
甚至认为如果不是对方半夜偷袭,让他们过早丧失优势,没准还会打下去。
对于这种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人,丁峡看都不看,直接押了下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