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
慧灵泉台,此地是灵山万法汇集的枢纽,佛光浓郁,道痕衍化成一座灵泉,传闻其中有释元祭身留下的三句法咒,但却从未有人领悟。
正清手持四十八颗檀香佛珠串,其站在灵泉不远处道:“此地算是满足你的心意了吧。”
笮融看着那灵泉,初入山门他就是在这里剃度的,可以说这里对他是最重要的:“还是正清大师通晓贫僧的心思啊,就在这里吧,世人常言有始有终,贫僧也该在此地画上句号了。”
“既如此,那便开始吧。”
正清说着,等待笮融开口。
笮融沉吟片刻道:“其实我只有三个问题,第一个便是释迦教教议,与人为善,功德自满,如此教义想必释迦教教众都是能够恪守本心的大善人吧。”
正清神情古井无波,他仿佛看透了笮融的心思:“规矩是人制定的,目的是为了约束他人,希望他人能够遵从,从而获得圆满,但人无完人,若是有人一念之差,也不能怪到制定者的身上吧?”
笮融神情感概:“正清大师这话说的在理,但也很不负责,既然入了这山门,成了这教众,若是仅凭一句一念之差就可以揭过去未免有些自欺自人了吧?”
正清微微摇头:“水无形无色,往里面注入什么颜色便会变成什么颜色,将其放入什么容器中就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是水可却不是人,人和水比较多了一个名为执念的障,这障挡住了人的慧根,绝不是一句话,一个规则就可以更改的,
释元祭身曾有言,业障缠身,非历三千劫无可浇筑琉璃,可见即便是前人也无法避免,而这障没办法怪到他人身上,正所谓福祸自招,我们不过是指了个方向,走与不走反而不在我们,不是么。”
笮融原本轻松的神情渐渐消失,他心里清楚正清的知识十分渊博,对于佛理有很多不同的感悟,没想到仅仅是刚开始,就让他大开眼界了。
“正清大师刚才提及了释元祭身,那应该听说过释元祭身斩道的事情吧?”
“自然知晓,释元祭身为了让自己摆脱业障缠身,不惜毁去大半根基,其斩道留下的东西名为净涅意痕,如今就在这西域之中沉眠。”
笮融笑了笑:“原来大师知道啊,那倒是省的贫僧解释了,释元祭身何等人物,尚且需要大毅力斩道方才可以修铸琉璃,我等凡俗,不如释元祭身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