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靖的登基速度之快,宛如疾风骤雨一般,令众多人瞠目结舌,就连他自己都始料未及。这仿佛是命运的一场奇妙安排,将他推上了那至高无上的皇位。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亦或是英雄引领时代前行。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萧靖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智慧,抓住了历史赋予他的机遇。
如今身为一国之君,萧靖深知肩负着重大责任。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当务之急便是推行一系列的新政,以期能够开创一个繁荣昌盛的新时代。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举措之一,便是针对广大农民实行免税赋政策,并一免就是整整三年。此举无疑大大减轻了农民们的负担,使得他们得以休养生息,安心从事农业生产。
然而,萧靖的目光并不仅仅局限于此。他深知商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大力促进商业的蓬勃发展。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激发了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与此同时,他还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效仿凌河书院的成功模式,在全国各地大规模兴办书院。这些书院不仅为富家子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更为那些出身贫苦的人们免费敞开了知识的大门,让他们有机会接受教育,改变自身命运。
在人事任命方面,萧靖并未匆忙地调动王冰川和罗志华入京任职,而是采取了相对稳健的策略。他几乎没有轻易动用各地原有的人力资源,仅仅选调了慕容岚一人进京,委以重任,出任青安京兆尹一职。这样的决策既显示出了萧靖用人的谨慎,又体现了他对慕容岚能力的充分信任。
慕容岚乃是凌河科举考试中的进士之一,此科进士可谓人才辈出、备受瞩目。几乎每一位同期进士皆得到了朝廷的高度重视,并被委以重任,纷纷前往全国各地出任各级官职。他们凭借自身卓越的才学与能力,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履行着职责,为地方治理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与此同时,萧汉党的势力亦如燎原之火般迅速蔓延开来。短短两年时间,其党员人数已然突破十万之众,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政治力量。而在萧靖这位杰出领袖的引领之下,萧汉更是呈现出一片蓬勃向上、欣欣向荣之势。国中百姓安居乐业,各行各业繁荣昌盛,街头巷尾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氛围,展现出近几十年来罕见的盛世景象。
萧靖深知治国安邦离不开贤能之士的辅佐,于是他知人善任,广纳英才。先是任命朱云为宰相,让其总揽朝政大事;接着又新设经济部,委任花朝海为经济部尚书,全权负责管理萧汉国内的经济事务。此外,还任命柯文为兵部尚书,统辖萧汉的军事力量,确保国家安全无虞。
然而,当萧靖就某些重要职位向黎柏林和宇文落雁征询意见时,这二人却均表示无意担任公职,只想忠心耿耿地追随于萧靖身旁。面对如此情形,萧靖虽心有惋惜,但也只能尊重他们的意愿,不再勉强。
萧靖并没有延续早朝的惯例,他认为这是效率低下的表现,一般情况下,有重大决策事宜他才举办朝会,进行充分讨论。萧靖把更多的权力下放到各部及地方要员手里,同时建立督查机制。督查部的老大,在他百般劝说之下,桑梓勤才出来担任。
虽然没有朝会,但各个部门的运作并不懈怠。人人都知道萧靖虽然很少出现,但他的影子一直都在。
萧靖向来对开小会情有独钟,相比之下,那庄严肃穆的朝会反而让他感到有些拘束。就在这一天,阳光透过太和殿的窗棂洒下斑驳光影,萧靖将朱云、花朝海、柯文三人传唤至此。当然,黎柏林与宇文落雁也自是不能缺席这场重要的会议。
待众人到齐后,萧靖目光扫视一圈,然后直截了当地说道:“朕欲向西用兵,收复那些被夏凉和胡燕所侵占的土地,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话音刚落,花朝海便迫不及待地站起身来,拱手施礼道:“陛下,微臣认为此时不宜动兵。如今国家初定,百废待兴,应当先修生养息两年,待国力恢复之后,再行筹谋不迟啊!”
然而,朱云却持有不同的观点。只见他微微颔首,从容不迫地回应道:“陛下,微臣倒是赞同您此番想法。现今陛下麾下兵强马壮,声威赫赫,深受百姓拥戴。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此时正是一举夺回西部领土的大好时机啊!再者说,此前西凉曾与陛下有过约定,待到时机成熟之时,他们理应归还萧汉西部之领土。只是,想要让已经吞下肚的肥肉再吐出来,恐怕并非易事呐。”
萧靖看向柯文,柯文言道:“兵贵神速!一鼓作气。拿下青安,士气正胜,我觉得陛下说的对!”
萧靖又看向王火山和黎柏林。
“殿下,西部的渗透工作一直在做。现在夏凉和胡燕虽然联姻,元昊十万精兵也驻守在萧汉西部。他们表面维持一团和气,实则内部矛盾重重。胡燕在北部故土受到冰人进攻,只能固守青江北岸的沿江城市。胡燕人口不断西迁,百姓生存存在严重问题。他们只能被迫进入夏凉,最终也有可能进入胡燕。其实殿下当下的敌人表面是夏凉和胡燕,实则是冰人背后的主人。”王火山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