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总体·存在问题

【当然,与所有失败的农民起义一样,隋末的农民起义依旧没有足够远大的战略眼光,就如同陈胜吴广起义、绿林起义、赤眉起义乃至于黄巾农民起义一样。】

【农民起义军们,在战略和作战指导上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并且不善于利用敌对势力之间的矛盾,最终被起兵晋阳的隋朝贵族李渊,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镇压收降,先后均遭失败。】

【这是一方面。】

【此外,隋末的三大农民起义军在河北、中原、江淮三个战场分兵作战,各自为战,没有联合为一支强大队伍,也没有要想到互相真正联合起来,以至于他们虽然在客观上起到了相互支援的作用,却难以在实际上形成强大力量,很容易被有组织的地主阶级武装各个击破。】

【最后,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历史局限性。】

【农民起义领袖自身具有极大的历史局限性,虽然发动了起义,但是他们却并不能做到客观深刻地分析复杂的社会局面。】

【也是因此,在隋朝灭亡后,如杜伏威这样的起义军领袖就直接失去了斗争目标,最终选择投降了新王朝,用我们现在的阶级角度的话来说,就是充当了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

【存在这个问题的,不只是杜伏威,还包括之前的许多起义领袖,比如典型的西汉-新朝末年的绿林和赤眉。】

【以及,这些问题也推动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在整个封建历史上都在不断上演:起义军从农民起义军转化成了封建军队,而在隋末的一个代表,就是翟让让渡领导权给李密——虽然李密确实比较有才能,也确实有足够的野心。】

【不过,封建想要脱离封建,根本还是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如果没有生产力发展,以上的一部分内容也不过是强人所难、空中楼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