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山海关

到了他这个年纪,再想往上升难了,而且也打不动了,打仗可是很费脑子和体力的事儿,应该让年轻人去做,他现在就想像刘綎那样,熬个总兵,然后顺利致仕回家养老。

对于战功没有多少渴望,对于徐天爵的到来能敷衍了事最好。所以这一次,他罕见地把场面事做得很好,隔着老远就过去问好。

“属下山海关总兵江应诏见过巡抚大人。”

“江老将军客气了。”

徐天爵对于这些老人,还算是平易近人,这些从万历年间就从军的人身上都有些军功,也都有实打实的能力,不能算是庸才,但到了现在,大多数都以年老,难免不会有安享晚年的心思。

而山海关何其重要,乃是入关出关的关键节点。所以,这山海关说什么也要握在自己的手里,而这江应诏就是最好的突破点。

徐天爵先是跟着江应诏视察了一下山海关,山海关北临燕山,南襟渤海,其连接华北和东北的辽西走廊,这里一边是大海,一边是连绵的崇山峻岭,而山海关正位于辽西走廊的最南端,是扼守中原的最后一道关隘。

而且山海关的防御体系极为完善,包括北翼城、自身的关城、东西罗城、威远城、南翼城、靖远城、宁海城以及诸多堡垒组成,这些城池堡垒依靠长城串联起来,相互之间可防可攻可守,除此之外,外围还有烽火台,可以说山海关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只要不是从内部瓦解,想要从外面攻破山海关,难于登天,历史上女真人可是废了几十年的功夫,都没有打开山海关,还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为他们开了路。

不然这天下是谁的,还真说不定,徐天爵这一路走过来,也是颇为震惊,虽然山海关守军不多,只有区区5000人,其中还有3000是京营的老爷兵,但防御体系可谓是相当完善。

毕竟有数代名将在此经营,由此,规模也可以理解,山海关可是徐达在洪武年间主持修建了的关城。他深知山海关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拱卫京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关键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