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从重庆万州区走出来的中科院院士、着名物理化学家孙世刚

院士之路 钩藤草 2694 字 16天前

孙世刚的国际会士身份,使他能够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了解国际前沿的科研动态,进一步提升了他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地位。

孙世刚回国后一直致力于电化学领域的研究,长期的专注和坚持,使他在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

孙世刚不断探索创新,在电催化、谱学电化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为推动我国电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成就积累,孙世刚在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是对他科研成就的最高认可,也是他从业之路的辉煌顶点。

孙世刚的从业之路见证了他从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员逐步成长为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和院士的历程,激励着更多的科研工作者为追求科学真理而不懈努力。

院士科研之路

孙世刚院士是我国着名的物理化学家,长期从事电化学和表界面科学研究工作。

2023年,孙世刚院士团队与廖洪钢教授团队合作,自主开发高时空分辨电化学原位液相透射电镜技术,对锂硫电池界面及其反应过程进行动态实时观测和研究。

孙世刚院士团队发现了锂硫电池界面电荷存储聚集反应新机制,即在具有电池活性中心的材料表面,多硫化锂分子在活性中心处聚集成为分子团进行反应,转移的电荷首先存储在聚集分子团中,分子团得到电子并不立即发生转化,直到获得足够电子后瞬时结晶转化为非晶态硫化锂,而在没有活性中心的材料表面遵循经典的单分子反应途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一发现为下一代锂硫电池设计提供了指导。

孙世刚院士团队受自然界中生物异化还原硝酸根的启发,设计制备了CuCo合金纳米片催化剂,将电催化还原硝酸根的电流密度提高到1 A cm?2级别,最高法拉第效率接近100%,产氨速率达到960 mmol g?1 cat?1 h?1,显着高于工业哈伯法合成氨的产率。同时,对高浓度硝酸根废液处理效果好,为电催化还原硝酸根合成氨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可能,也为阐明该反应的途径和机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0年,孙世刚成功建立了国内第一套电化学原位红外反射光谱系统,获得1992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随后孙世刚院士团队又创建了电化学原位显微红外反射光谱、步进扫描时间分辨红外反射光谱等一系列居国际先进水平的原位红外反射光谱方法,把电化学原位红外反射光谱的时间分辨率提高到国际上迄今最快的10μs。

2018年,孙世刚因在开发和推动光谱技术发展方面的杰出贡献,荣获“中国光谱成就奖”。

2007年,孙世刚团队首次制备出高催化活性的二十四面体铂纳米晶,取得纳米催化剂合成的重大突破。

该研究结果发表于《Science》,被《Science》专文评价为“纳米催化剂合成的重大突破”,被美国《C&EN》评为2007年度化学24项重大研究进展之一,被英国皇家化学会《Chemistry World》评为2007年度化学40项最前沿研究之一。

孙世刚团队也在2013年凭此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24年,孙世刚教授团队通过在热解过程中引入NH?Cl和NH?Br,调控碳载体的微观结构和活性位点的化学环境,成功开发出一种高效的 Fe-NC 催化剂。

该催化剂的性能超越了美国能源部2025年的指标,为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取代铂基催化剂、克服成本障碍提供了可能。

科研之路解码

孙世刚院士的科研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孙世刚院士团队发现锂硫电池界面电荷存储聚集反应新机制,为下一代电池设计提供了指导方向,展现了其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卓越洞察力和创新能力。

这一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也凸显了孙世刚在电化学领域的深厚学术造诣和引领地位。

孙世刚院士团队在电催化还原硝酸根合成氨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可能,解决了重要的实际问题,体现了他将科研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能力,对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孙世刚院士发展了电化学原位红外反射光谱技术,使我国在该技术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电化学研究提供了强大工具,彰显了他在技术创新和方法开拓方面的突出贡献。

孙世刚院士团队在高指数晶面/高表面能金属纳米晶的合成及催化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并且被国际高度认可,提升了我国在纳米催化剂合成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总之,孙世刚院士的科研之路,共同塑造了他在电化学领域的权威形象,充分证明了他的科研实力、创新精神和对学科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为他成功当选院士奠定了坚实基础。

后记

孙世刚院士的出生地重庆万州区,赋予他坚韧与拼搏的精神。

在求学之路中,厦门大学的教育奠定了孙世刚院士的深厚学术基础,法国的深造,拓宽他的国际视野。

孙世刚院士的从业之路,起步于厦门大学的平台上,领导岗位促使他提升管理能力,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荣誉激励他前行。

孙世刚院士科研成果丰硕,从原位红外光谱技术到纳米晶合成及新型电池研究等,不断创新突破。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培养了他的科学思维、创新精神、责任担当和国际视野,为其成为院士奠定了坚实基础。

温馨提示:下一位院士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