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从广东大埔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矿物工程专家邱冠周

院士之路 钩藤草 2244 字 2天前

在企业工作中,他面临着各种复杂的生产技术问题和管理挑战。

通过不断地解决这些问题,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使他在科研工作中能够迅速抓住关键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在中南工业大学矿物工程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期间,他积极开展科研项目,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他在矿物加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为他后来成为院士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邱冠周担任系副主任、主任以及副校长等职务,使他具备了较强的团队协作与领导能力。

他能够组织和协调科研团队,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共同开展科研工作。

同时,他还能够争取科研资源,为科研团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些能力对于推动科研工作的开展和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至关重要。

院士科研之路

矿物工程学家,长期致力于中国低品位、复杂难处理金属矿产资源加工利用研究,在低品位硫化矿的生物冶金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邱冠周院士对复杂硫化矿电位调控浮选进行了系统研究,将硫化矿浮选由pH值、药剂的二维控制发展为pH值-药剂-电位三维控制技术。

这一创新技术有效提高了硫化矿的浮选效率和回收率,使我国1/3的铅锌矿每年增收1.264亿元,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针对我国铁矿资源特点,邱冠周院士开发出“铁精矿冷固结球团煤基直接还原新工艺”。

该工艺克服了传统工艺需要两步高温焙烧、流程长、能耗高和投资大等缺点,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评为1998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并已投资建厂试生产。

邱冠周院士提出了“颗粒间相互作用与细粒浮选”的学术观点,得到国际选矿学术委员会主席Forsberg院士撰文评述,并将其应用于微细粒浮选,取得了显着经济效益,为微细粒矿物的浮选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邱冠周院士培育出五种浸矿工程菌,并转让一种获纯利1千万元,完成大宝山矿生物堆浸工业试验,列为国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示范工程。

该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实现了低品位铜矿石的有效浸出,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研究成果评为2003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邱冠周院士团队首创了离子型稀土矿生物开采关键技术,并首次成功完成了工业级试验,建立了离子型稀土矿绿色清洁高效利用的新理论与新方法。

小主,

该技术可充分保障离子型稀土矿开采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环保、技术与经济指标优异,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科研之路解码

邱冠周院士的研究成果,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硫化矿浮选电位调控技术、铁精矿冷固结球团煤基直接还原新工艺、颗粒间相互作用与细粒浮选理论、低品位铜矿石生物浸出技术和离子型稀土矿生物开采关键技术等。

以上这些技术成果,在我国矿物加工领域具有开创性和引领性,使他在国内外学术界赢得了高度认可,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地位。

这些成果解决了行业内长期存在的低品位、复杂难处理金属矿产资源加工利用的难题,提高了资源回收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推动了矿物加工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彰显了他的科研实力和对行业的重大贡献。

其中,部分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如硫化矿浮选电位调控技术使我国1/3的铅锌矿每年增收1.264亿元,低品位铜矿石生物浸出技术转让菌种获纯利1千万元等,创造了显着的经济效益,体现了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后记

邱冠周院士的出生地广东大埔,培养了邱冠周院士的坚韧、崇文的特质。

求学期间,他从小学到硕博的系统学习,为他筑牢知识根基,培养了他的钻研精神与学术视野。

从业路上,他的教师经历锻炼了他的表达能力;工厂工作让他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投身高校后,培养了他的团队协作与资源整合能力。

科研方面,他聚焦低品位、复杂难处理金属矿加工,多项成果解决了行业难题、推动产业进步,又创造巨大经济价值。

以上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最终使他成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温馨提示:下一位院士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