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持有与英国类似观点的,是美国。
美国与英国同为华夏的盟国,而同盟关系的确立,却都是以利益的契合为基础的。
此前沙俄无节制的扩张,严重的影响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利益,还破坏了列强间的力量平衡,必然要遭到集体针对。
可是随着华夏的崛起,以及其在对沙俄作战中的表现,让列国对东方战争的结局都有了比较一致的预判。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面对战后的局面,就是需要各国提早开始考虑的事情了。
假如华夏取得了这场战争的压倒性胜利,必然会改变地区乃至世界的格局,这对别国来说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冲击甚至是威胁,其中就包括美国。
因此,对于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出现的美国来说,及时插手战争,进行调停,也就成为其必然的选择,而且时机刚刚好。
因为此时的国际上,法国和英国都在明里暗里的呼吁停战,还都与美国进行了相关的外交磋商。
尚不能算作是强国,但在地区内多少拥有一些影响的,原本期望坐收渔利的日本,也希望战争能够适可而止,避免完胜的一方获利太多,对其产生更大的压力。
就连此前一直在拱火的德国,都认为已经实现了削弱沙俄的目标,并在战争期间与沙俄达成了多项新协议,成功的改善了德俄关系。
德皇威廉二世甚至还憧憬着,在战后可以建立起反英的德法俄三国大陆同盟,因此希望能够尽早停战,好转入此事的运作。
在这样“众望所归”的形势下,华夏甲辰年春节(1904年2月16日)这一天,时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发给陈济怀的节日贺电中,首次表达了愿意调停的论调。
到了2月下旬,在罗斯福的直接安排下,美国驻华俄两国的大使,则正式向两国外交部递交了劝和的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