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城外平原。
在季炎嵩率领争天骑来到未央臣的时候,苏定方就下令全军撤回二十里。
现在苏定方的大军距离季炎嵩的争天骑大概三十里的距离。
现在季炎嵩的军队还在迅速集结中,但已经有了明确的阵型。
左右各一万轻骑兵开路,
作为中军的两万争天骑落在最后,
三军呈品字型推进。
其实季炎嵩还可以抽出四万左右的步卒配合一起袭杀苏定方。
但是他想了想,还是要在平原上尽快将苏定方军队全歼,因而他抛弃了步卒,让他们守城。
季炎嵩摆出了的这个阵型是他很常用的阵型,左右侧翼的轻骑兵直接冲阵。
因为他们的价值相对来讲不那么高,
死了也算是马革裹尸,战死沙场。
等到左右侧翼骑兵将对方阵型冲散了军阵大乱之后,才是争天骑出场的时候。
争天骑径直杀向对面中军,如果可以直接冲散中军还可以实行斩首战术。
争天骑冲散中军以后,左右两翼的轻骑兵还可以配合争天骑包围敌军。
一套连招将对方干个稀碎。
这种战法简单粗暴,但有效。
因为很难有军队能够抵挡重甲骑兵队的冲击力,最大程度地利用了骑兵的优势。
季炎嵩也是靠着这个战法在北方连战连捷。
但这个战法是有缺陷的,之所以一直没有被打破,只不过是因为即便是拓苍皇朝的轻骑兵,也是精锐骑兵。
其他王朝的骑兵难以阻挡左两翼轻骑兵队冲击力,就更不用提正面的重骑兵了。
根据季炎嵩的布置,苏定方很快调整了阵型,大军迅速调整。
首先常遇春和张飞不用调动,
分别在左右两翼分别率领一千五百重甲骑兵和两千五百轻骑兵。
苏定方给二人的命令是等到拓苍皇朝的轻骑兵开始冲锋以后,
两人要以更快的速度迎上两翼的骑兵,对他们形成反包围,将他们逼入中线。
利用单兵版的诸葛连弩和加入了离火矿的长枪更多的杀死这些轻骑兵。
由于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在大乾军中的配备,大乾军中每一名骑兵都能做到骑射。
张飞和常遇春抱拳领命。
苏定方也对中军的步卒进行了调度。
苏定方借调的三千神臂弓手,成建制的三千弓箭手在最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