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对照组的配乐

跟肖灿他们说完搬办公室的事情,周彦正准备要走,霍建起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情,“对了,周导,朱琳减重的事情有反馈了,她现在已经一百零五斤了。”

“她原来多少?”周彦问道。

“原来一百一十八斤。”

周彦皱起了眉头,“她瘦的是不是快了点,你跟她说,要注意健康,一部电影而已,别把身体搞垮了,得不偿失。而且这部戏也不需要她特别瘦,差不多就行了。”

林琳这个角色虽然偏瘦,但也不是骨瘦如柴的那种。

周彦让朱琳瘦一点,好贴近角色,他想的是,距离拍摄还有大几个月时间,朱琳慢慢控制瘦下来就行了,不会对身体有任何损伤。

但这才过去多久,朱琳就瘦了十三斤,大概率平时吃的非常少。

这样减肥的,对身体有损害不说,而且还可能会复胖。

周彦可不是追求艺术的偏执狂,在他眼中,再伟大的作品,都不应该以损伤身体为代价去完成。

演员为了角色增重跟减重,是应该的,但也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霍建起点头道,“嗯,我明白了,我会提醒她的。”

周彦想了想,问道,“她这段时间有没有其他戏要拍?”

“有一部戏,是配角,戏份不多,好像还有几天就结束了,再之后暂时就没有别的戏了。我跟她聊过这事,她的意思是后面这段时间她也不会接其他戏,专心为《放牛班的春天》做准备。”

“既然这样,就让她来燕京吧,我会把她安排在国营电子厂里面上一段时间班,每天让她到工作室食堂吃饭。”

电影中,林琳的设定是一个工厂女工人,让朱琳去生产线熟悉一下工人们的生活,对她后面塑造角色肯定是有用的。

最主要的是,在工作室食堂吃饭,把她每日三餐的热量以及营养结构给固定好,就能保证她不复胖的同时,还能保持身体健康。

周彦可不想过段时间听到朱琳复胖或者为了减重把身体搞垮的消息,到时候再去找其他演员又是个麻烦事情。

其实周彦最怕朱琳自己减肥,把气色减的太差了。

说起来,这年头拍电影也有个优势,那就是演员们真配合,不管是大咖还是小咖,基本上导演说啥就是啥,大部分要求都能满足。

演员为了一个角色,在开拍前付出半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做准备,都是常有的。

再往后二三十年,稍微有点咖位的演员,到剧组拍戏,都要跟你谈档期的事情,电影准备时间稍微长一点人家都不干。

更别说像朱琳这种情况,她在《放牛班的春天》里面的戏份并不多,让她为了这部戏付出太多,周彦也有点过意不去。

对于周彦的决定,霍建起一点都不觉得奇怪,他觉得这样理所当然,演员就应该这样。

“明白,我会跟朱琳说这个事情的。”

“还有别的事情么?”

“暂时没有了。”

周彦点点头,离开了剧组办公室。

出了燕京厂,周彦去找了一家书店,买了一本《理智与情感》,看到旁边还有其他简·奥斯汀的书,就顺手把《爱玛》跟《傲慢与偏见》也给买了。

买了书之后,周彦看书店没什么人,便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虽然书店没有家里安静,但是周彦还是更加喜欢在书店看书,可能是因为在书店里面,周围都是书,气场非常适合看书。

抛开时代来看,《理智与情感》并不算一部伟大的,它的故事老套,写作手法落后。

但评价一部作品,是没有办法抛开时代的,在简·奥斯汀所处的那个时代,她的这些作品显然开创了一个时代。

后来者所书写的那些老套爱情故事,大多也都能从这些作品中找到影子。而它们之所以成为经典,既有时间的沉淀,也有后来者不断学习的功劳。

写爱情的作家们,不自觉地去摹仿简·奥斯汀,让奥斯汀的影子遍布在世界各地的文学作品中。

在简·奥斯汀的作品中,在设计人物的时候,就像是在实验室做实验,经常设置对照组。

《理智与情感》这个书名就基本概括了作品的主旨,亨利的大女儿跟小女儿,一个理智,一个冲动。

大女儿清楚自己所想,也明白自己是否能够得到,她会权衡利弊得失,让自己不处在尴尬的位置。

她喜欢一个人,但同时也知道自己是否能够获得这份爱情,如果发现困难,她会去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如果最终问题无法解决,她也会接受现实。

二女儿全凭感性,她不会考虑太多其他东西,对待感情的时候,她只看自己的感觉。

这种看似老套的人物设置,即便是两百多后也有很多文学作品以及影视剧作品在使用。

比如国产剧《夏家三千金》,高丽电视剧《请回答1988》,美国电视剧《破产姐妹》等等,这些影视作品里面的角色设计都用到了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