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南洋定局

南明义军 随笔道人 1095 字 8天前

而此时的马六甲港,荷兰人的力量已经极为微弱,只有四艘老旧的战船,以及几艘商船改装的战船,而陆军人数更少,只有四百余人。

巴达维亚堡兵力更多都无法阻拦乾军,马六甲港的这点兵力根本无法与乾军抗衡,况且现在有了总督的命令,投降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至此,孟浚提出的战略目标,由郑成功亲自执行,中途虽有些波折,但好在最后的结局是顺利的。

郑成功一面紧急上书孟浚,言满剌加,巴达维亚,已经尽归朝廷之手,同时在奏疏中,郑成功言巴达维亚乃是夷人之名,不合中原之制,因此,请求天子为巴达维亚更名。

不过,虽然郑成功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南洋的势力连根拔起,但是乾朝在这两地实际能够控制的地方,仅有港口以及夷人修筑的堡垒。

而在外围大量的土地,还在当地的诸多部落手中,而这,需要时间慢慢的潜移默化,当然,只要夷人的力量从南洋消失,那么迟早有一天,这些土地,都将归化乾朝。

刚刚结束南巡的孟浚,人还没抵达京师,便收到郑成功攻下巴达维亚,迫降马六甲港的消息,孟浚闻讯,那是十分的高兴。

马六甲既是通往印度洋的入口,也是进入南洋的通道,东西方的商船,从马六甲海峡过,那是络绎不绝,虽说还有其他的地方可以绕行,但无一例外,其余港湾行船,距离也会极大的增加,而且有的地方还有暗礁,或是无法过载满重货的海船。

孟浚想要控制满剌加,有两个目的,其一是可以为乾朝的外围设置预警线,其二,便是能在海峡征收过路费。

孟浚认为,如果在遥远之地驻军,朝廷连年入不敷出,国力强盛时,或许无碍,可一旦国力衰弱,这等严重亏损的地方,肯定会有人提出放弃。

而只有此地能为朝廷带来利益,无论是任何人当政,都不会放弃这种金山一样的地方。

朝廷想要在满剌加维持军力,同时也要更多的获取利润,孟浚认为,需要把马六甲港建成南洋最大的港口,给过往的商船提供服务,赚取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