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鲜卑内耗

这种弩还有另一个名称,叫踏橛箭,那是因为它除了杀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功能。

即在攻打敌方城堡时,将粗大的三弓弩箭射向敌方城墙,使弩箭的前端深深插入墙内,只留半截粗大的箭杆和尾羽露在墙外。

攻城的士兵在己方的掩护下,可攀着这些射插在墙上的巨大箭杆登上城墙,攻陷城池。

于是,这种巨大的弩箭又成了攻城者攀登的踏橛,因此这些箭又有了踏橛箭的名称。

箭有大弩,仅用手擘足踏之力难以张开,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远射千余步,多所杀伤...

这种长一尺,宽半尺厘米,通高尺厘 ,臂长于丈的冷兵器,一根根宛若木矛般硕的驽矢。

普通的圆盾根本毫无防御可言,直接穿盾破防,将人串成腊肉,肠子鲜血流了一地。

如此惨烈的场面,即使是鲜卑老兵,也被震慑的手脚发凉!

然而更恐怖的还在后面,随着抛石车吊篮抛起,一块块巨石被高高抛起,而后砸入大寨中。

“轰隆隆!”大音嘶声,一阵天旋地转,三十多枚规则不一的石弹砸入阵中。

上百名来不及逃离的鲜卑人,瞬间被石块砸成肉泥,血红色与大地融为一体,不见彼此。

“砰砰!”又是一阵巨响,有人眼疾手快躲了过去,但是风化的石块与干硬的地面碰撞间,四分五裂。

尖棱不平的碎石,携带着巨大的冲击力向四方辐射,一些倒霉蛋瞬间被崩的血肉模糊。

更有甚者当场碎了脑壳,红的白的流了一地,不可谓不凄惨。

石炮虽然被称为原始的火炮,但其中威力不可置疑,夏军后方三十余架石炮的威慑力,比之前方士兵的杀伤力还要让人胆寒。

武皋城关背靠阴山脉,石块不缺,所以可以源源不断的向鲜卑大营抛射石弹,打击士气。

抛石车虽然笨拙,发射频率也不咋滴,但其妥妥的是这个时代的高科技。

若不是李信抄掠了大汉帝都的考公营,集合了整个中原的能工巧匠,及智慧结晶,寻常的匠人还真弄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