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立国后借鉴了元朝的军制又融合了前面几个朝代的军制,形成了较为严谨的军制。明朝部队的编制,精妙得堪比一幅错综复杂的棋局。在明初,军队主要依靠卫所制度,设立卫、所、营、队等层级,以边防和镇压内乱为主。士兵分为“军户”即卫所军人世袭家庭,受到官府管辖,编组稳固。
随着时间推移,明朝又逐渐增设了奉国、护国、定国三大卫,并形成了由中央至地方的严密军事体系。明中期之后,引入募兵制,逐渐衰弱的卫所制度由职业军人逐步取代,编制更为灵活。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曾经辉煌的制度也暴露出了问题。军户世袭,势必导致官兵素质参差,加上后期文官集团做大,武人地位下降,朝廷从上打下几乎大大小小的官员往往将军饷贪污侵吞,这兵强马壮的景象也就名存实亡了。而这时,募兵制摇身一变,成了新宠。职业军队代替了世袭军户,军饷直接发放,军纪渐渐振作。
特别是在明中晚期,边疆的守卫更是成为一桩心病。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侵袭,守边军队不得不渐渐转变思路,修筑长城,设置驻防,战斗方式和编制均迎来了变革。这期间,也衍生出了流动的边军,如着名的“锦衣卫”,这些精锐部队,行动灵活,专职从事情报收集和特殊任务,可以说是明代的“特种兵”。
另外,名将戚继光,他在抵御倭寇的战斗中,大刀阔斧地改进了军事编制,创建了“戚家军”,以小规模灵活部队和火器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了战斗效率。
朱祁镇明白,任何看似牢不可破的制度都只能限定于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这种制度将慢慢没落、甚至成为阻碍国家发展的毒瘤。所以朱祁镇在河南下大力气废除了原有的卫所制,裁汰老弱,就是为了以后在全国推行军制改革打下基础。
“行了,赶紧打扫战场,搜仔细点,一定要找到也先!”朱祁镇扔下一句话,朝山岗上走去,侯宝跟在后面,看着皇帝一步一个脚印,那脚印里还沾着鲜血,格外的刺眼!
夜幕降临,青石口谷口,明军大营内灯火通明。
一堆堆的篝火上架着硕大的铁锅,铁锅里炖的自然还是马肉,伙头军们忙着把一块块剁好的的马腿肉扔进了锅里,又把大把的盐粒子一股脑的倒进锅里,盖上盖子,不一会锅里就飘出了肉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祁镇却没有在自己的御帐内休息,而是带着人来到伤兵营。
“陛下来了!”伤兵营不知谁喊了一嗓子,所有伤兵都不自觉的起身行礼。龙兴师的侯轩雷虽然大腿被射穿,但还是咬着牙站的笔直。
“参见陛下!”王天赐带着一帮太监军医赶紧过来行礼,“陛下,此地血腥味太重,您不应该……”王天赐刚想劝,就被朱祁镇打断了话。
“他们都是为我大明保家卫国的英雄,朕来看看英雄们!”朱祁镇此话一出,所有伤兵都是眼含热泪,皇帝亲口说他们是英雄,这就是最大的褒奖啊。
朱祁镇边走边向或站或躺在病床上士兵们点头微笑,当走到侯轩雷身边时,朱祁镇停住脚步:“你是龙兴师一团的团长侯轩雷?”
“陛下认的末将?”侯轩雷没想到皇帝居然认得自己,激动的身体有些颤抖。
“怎么,腿受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