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宋襄公称霸失败

烘炉记 一棹碧涛 2262 字 1个月前

词曰:

乱世春秋,宋襄公、欲图称霸。侈谈仁义,空守陈规,怎敌虎狼争霸。战于泓水意迂阔,不听谏、良机皆舍。待兵过,方思进击,败亡堪诧。

可笑教条误也,留千古、讥评后人闲话。智略全无,自恃骄狂,终把梦魂惊化。江山霸业转头空,只赢得、残阳西下。叹青史,兴衰总如奔马。

话说人界大周诸侯宋国,自微子立国,历经宋微子、宋微仲、宋公稽、宋丁公、宋湣公、宋炀公、宋厉公、宋厘公、宋惠公、宋哀公、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宋穆公、宋殇公、宋庄公、宋后湣公、宋前废公至宋桓公。宋桓公有嫡长子兹甫,庶长子目夷。

华夏历2045年,宋国的宫廷中弥漫着沉重的气息,宋桓公病重的消息如阴霾般笼罩着整个国度。按照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兹甫无疑是继位的不二人选。然而,在这权力交替的关键时刻,兹甫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兹甫跪在父亲的病榻前,目光坚定而诚恳,他言辞恳切地恳求道:“父亲,目夷年长于我,且忠义仁义,儿臣恳请立目夷为君。”宋桓公闻言,心中既惊讶又感动,他深知兹甫的真诚,但这关乎国家的根本制度,不可轻易更改。

宋桓公将兹甫的想法传达给了目夷,目夷听后,心中大惊,连忙拒绝道:“能让国与我,岂不大仁哉?吾之仁,不及弟也!且废嫡立庶,不合礼也!”为了躲避弟弟的让贤之举,目夷匆匆逃到了卫国。

不久之后,宋桓公带着对国家未来的牵挂离开了人世。太子兹甫在众人的拥戴下即位,成为了宋国的新君,史称宋襄公。宋襄公即位后,深知兄长目夷的才能和品德,封其为相,主管军政大权,辅佐自己处理朝政。

然而,宋国的局势尚未稳定,宋桓公的葬礼还未举行,一则来自齐国的消息便震动了天下。齐桓公约各路诸侯王在葵丘相会结盟,这是一场关乎各国未来格局的重要会议。宋襄公深知其中利害,决定暂时放下悲伤,前往葵丘赴会。

葵丘之会上,各国诸侯云集,气氛庄重而肃穆。宋襄公怀着敬畏之心走进会场,他深知此次会议对于宋国的重要意义。盟约的内容被一一宣读: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每一条盟约都关乎着国家的道义和百姓的福祉,宋襄公郑重地接受了这份盟约,他在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将这些准则贯彻于宋国的治理之中。

在会间,齐桓公私下与宋襄公交谈,这位曾经称霸诸侯的霸主,如今已是满脸疲惫。他紧紧握住宋襄公的手,托付道:“宋公,齐国如今局势复杂,我那太子昭日后恐有难。望你看在今日之盟的情分上,将来对他予以照应。”宋襄公望着齐桓公那充满忧虑的眼神,郑重地点了点头:“齐公放心,我定当不负所托。”

葵丘之会结束后,宋襄公带着对齐桓公的承诺和对宋国未来的憧憬回到了国内。然而,他面临的却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局面。国内的政务亟待整顿,百姓的生活需要改善,而外部的局势也变幻莫测。

宋襄公深知,要实现国家的富强,必须依靠目夷等贤臣的辅佐。他与目夷日夜商议,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他们减轻百姓的赋税,鼓励农业生产,加强军事训练,使宋国逐渐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然而,命运的车轮总是无情地转动。华夏历2054年,曾经强大的齐国陷入了内乱。齐桓公重病在床,他的五个儿子各率党羽争位,竟致齐桓公无人照料,最终饿死。五公子为了争夺王位,互相攻打,齐国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齐国太子昭为躲避宫廷争斗,匆匆逃至宋国,向宋襄公发出了求救的呼声。

此时的宋国,国力微弱,在众多诸侯国中毫不起眼。然而,宋襄公却因齐桓公生前对他的嘱托,决心全力帮助太子昭。他的心中燃烧着正义的火焰,尽管深知前路艰难,但那份承诺让他义无反顾。

当宋襄公向各国诸侯发出通知,请求他们共同护送公子昭回齐国即位时,多数诸侯对宋国的通知嗤之以鼻,将其搁置一旁。在这冷漠的世界中,只有卫国、曹国、邾国三个小国,怀着对正义的一丝敬畏,派出了为数不多的人马前来相助。

宋襄公率领着这四国拼凑起来的军队,毅然向着齐国进发。一路上,旌旗飘扬,却难掩军容的寒酸。齐国的贵族们,对公子昭本就怀有同情之心,再加上对宋军实力的捉摸不定,内心充满了犹豫和恐惧。在权衡利弊之后,他们选择了诛杀无亏与竖刁,赶走了易牙,大开国都临淄的城门,迎接公子昭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