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汉家天下

烘炉记 一棹碧涛 3367 字 1个月前

词曰:

华夏风云,秦末纷争,楚汉相鏖。叹刘邦志远,释囚亡匿,入关约法,仁政声高。废苛除秦,善收贤士,垓下围歼项羽逃。雄风展,建千秋帝业,大汉旌飘。

江山自此雄豪,开新纪、邦兴四海朝。有良臣勇将,安邦定国,轻徭薄赋,振世勋劳。威加寰中,功垂青史,盛世初成民乐陶。英名在,赞雄才大略,伟业昭昭。

华夏历2495年的正月,寒风依旧凛冽,但在这冰冷的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炽热的期待。

定陶城中,诸侯韩信与群臣们齐聚一堂,神色庄重而急切。他们手中捧着的竹简上,刻写着共同的心愿——请刘邦即位称帝。

刘邦坐在高位之上,脸上露出为难之色,推辞道:“吾出身贫寒,何德何能担此大任?”

韩信向前一步,拱手说道:“大王,您此言差矣。想当初,暴秦无道,天下民不聊生。是您率领众人奋起反抗,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扫灭暴秦,诛杀不义。如今这天下能得以安定,您的功劳超过诸王。您称帝,乃是众望所归,顺应天意!”

群臣们纷纷附和,声音在殿中回荡。

刘邦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再次说道:“诸位的心意,我刘邦心领了。但此事事关重大,还需从长计议。”

然而,韩信等人并未退缩,他们言辞恳切,句句发自肺腑。

“大王,如今四海初定,百姓渴望安宁。唯有您登上皇位,方能定纲纪,安民心。这是为了天下吏民之福祉啊!”一位老臣声泪俱下。

刘邦望着眼前众人坚定的目光,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些人跟随自己多年,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所图的无非是一个太平盛世。

依照古礼,刘邦“三让”。每一次的推辞,都显得那般无奈而又故作姿态。

终于,在众人的再三恳请下,刘邦长叹一声:“既然你们大家都这样看,觉得有利于天下吏民,那就按你们说的办吧。”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欢呼声响彻云霄。

筹备登基大典的事宜紧锣密鼓地展开。定陶汜水之阳,旌旗飘扬,乐声悠扬。

二月初三,这是一个被历史铭记的日子。阳光洒在大地上,仿佛为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刘邦身着华丽的龙袍,在众人的簇拥下,一步步走向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宝座。

吕雉站在一旁,她的目光中充满了骄傲与欣慰。从今往后,她不再是王后,而是母仪天下的皇后。

太子刘盈紧跟其后,稚嫩的脸上带着庄重,他知道,从今日起,自己便是皇太子,肩负着大汉未来的希望。

登基大典上,刘邦望着下方山呼万岁的臣民,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他深知,这皇位不仅仅是荣耀,更是一份沉重的担当。

“朕今日登基称帝,定国号为汉。愿天佑大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刘邦的声音洪亮而坚定,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礼毕,刘邦回到宫中。吕雉迎了上来,微笑着说道:“陛下,今日之盛典,必将永载史册。”

刘邦微微点头:“这一切,多亏了诸位忠臣良将的辅佐。朕定当不负众望,开创一个太平盛世。”

刘盈在一旁说道:“父皇,儿臣定当努力学习,将来为大汉贡献力量。”

刘邦轻抚着刘盈的头:“吾儿有心,甚好。”

刘邦登基后,暂居雒阳。雒阳城中,刘邦坐在宫殿内,面色凝重。他刚刚派兵平定了临江王共尉的叛乱,心中却依旧思绪万千。这座宫殿,虽已显露出新朝的气象,但他深知,天下初定,危机四伏。

“陛下,如今都城未定,臣等以为当早做决断。”大臣们在殿下纷纷进言。

刘邦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朕本欲定都雒阳,然今思之,尚未妥当。”

此时,一名戍卒娄敬被带到殿前。娄敬大胆进言:“陛下,咸阳以东之长安,地势险要,沃野千里,当为定都之佳选,取长治久安之意。”

刘邦听后,深以为然,遂决定定都长安。

华夏历2495年六月,长安城内一片欢腾,刘邦大赦天下。百姓们欢呼雀跃,感恩新朝的恩泽。

然而,天下虽定,新的问题却接踵而至。刘邦深知,要想稳固江山,必须立下规矩,制定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