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杜如晦这么说,李二陷入了沉默。

脑海中回想起李泰令他一次次的失望,到最后彻底失去了耐心,现在的李二对李泰也没有多少信心了。

要是在以前的话,李二绝对会维护李泰的名誉,相信他不会造反。

只是那些话,李二心里也没有底气能够说出来了,生怕自己会被打脸!

“彻查军器监,算算一共丢失多少军械,所涉官员一律革职查办,绝不姑息!”

“至于魏王,此事就先到此为止,朕自有处置。”

“确保消息不要外泄,在事情没有弄清楚之前,绝对不允许声张!”

李二沉声说道。

虽然他的心里已经确信了杜如晦说的话,可仍旧会偏袒自己的儿子。

不管怎么说,魏王李泰代表的也是天家的颜面。

要是传出去说魏王李泰造反的话,皇子的脸可就全丢光了。

至于李二内心的想法,也是觉得一切尽在掌握,完全可以通过敲打魏王李泰的方式,来打消对方心中的念想。

闻言,杜如晦连忙应承下来。

“陛下放心,微臣明白了!”

“微臣保证消息绝对不会传扬出去的…”

说完,杜如晦见李二还在沉思,就告退离开了。

毕竟他上奏的目的已经达成,李二既然说不要声张的话,杜如晦自然也就是照办,没有其他多余的想法。

至于魏王李泰是否造反,在杜如晦眼里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抛开皇家颜面不说,魏王李泰的势力根本不足为惧。

别说是皇宫里的禁军,就算是单独一支金吾卫,都能够轻松解决掉魏王李泰暗中招募的那些势力。

所以杜如晦一点不慌,也只认为魏王李泰是叛逆期的小打小闹罢了。

真要说造反的话,怎么也得有东宫太子的实力,麾下的东宫六卫率,三万精兵,那实力才有攻入皇宫的可能性…

从御书房里走出来,杜如晦不自觉的看了一眼东宫的方向,似乎在犹豫着要不要将这个消息告知太子李承乾。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杜如晦的心思也不经飘忽到了东宫去了......

翌日,李承乾出宫前往讲武堂,路上也通知了薛仁贵一同前往。

等李承乾来到讲武堂的时候,讲武堂的官员们都赶忙前来迎接。

“下官参见太子殿下!”

“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带着薛仁贵径直走进讲武堂,朝着那些参拜的官员摆摆手道。

“免礼!”

“召集所有学员到校场上集中!”

李承乾吩咐之后,就在几名官员的陪同下前往校场,其余的官员则是分头去通知各个班级里的学子。

很快,讲武堂里五千名学生都汇聚校场。

在招生简章里就有明确规定了报名学生的年龄要求,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眼前这五千名新生的平均年纪都在十六岁到二十岁之间!

这是一个黄金年龄段,不论是体质还是思维的接收能力都是最好的时期。

当五千名新生看到站在高台上的李承乾时,心情就难以抑制得激动起来。

要知道现如今的李承乾,可是无数年轻子弟心中的偶像人物!

年纪轻轻的太子殿下就领兵出征,收复朔方郡,还有那句太子守国门更是让无数人感到亢奋!

这其中大部分的年轻子弟或多或少都是受到了李承乾的影响,才选择报名讲武堂从军的。

尽管众人的心情都十分激动,但是队伍仍旧排列得整整齐齐,也没有哪个学生敢胡乱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