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山洞来住实在是太舒服了,房间里很暖和,比山洞里面好多了,”石巫皱纹遍布的脸上满是笑意,他带着熊洪等人走近院门,安排族人把牲口牵到院子的一处兽棚里,“尤其是炕,晚上睡在上面不用再跟以前一样几十个人挤在一起,甚至不盖兽皮,晚上也不觉得冷……”
熊洪一边听着石巫的介绍,一边走进房间里。房间跟之前的差不多大小,里面靠南边的一侧是土炕,另外一边是稍微小一点的空间,墙壁上除了一些族人们挂着的兽皮衣物,就没有其他什么东西了。炕上铺着兽皮和麻布制成的床单,充当盖被的兽皮整齐地叠好摆放在床尾,整个房间看起来很是整洁,让熊洪感到非常满意。
出了房间来到西侧,熊洪又看了看院子里的厕所和关家禽家畜的地方,两处紧挨着,人畜的粪便可以通过沟渠排到院墙外的池子里,在里面发酵后,春天就可以用来肥田;
厨房和饭堂则位于院墙的东侧,两处也是紧挨着,厨房做好的饭菜,可以直接从窗户递到饭堂里,省去了再跑一截路的步骤;饭堂里摆放着十几张两米多长的条桌,两边各摆放着一条长凳。
由于熊洪等人的到来,晚上吃的饭非常丰盛,不仅仅有蒸好的粟米饭,还有炖好的羊肉汤,而熊洪从部落带过来的腌猪肉、鸡肉以及最近捕捞的鱼肉,也都做了一些,放在饭桌上供族人们大快朵颐。
吃过饭,众人来到教室,就着十几盏不怎么明亮的油灯,跟着石巫学习今日要认识的字词——跟熊黑一样,对于不认真学习的族人,每个居住点负责教授知识的,都会拿着一把戒尺,用来打手心。
熊洪也耐心地跟着其他族人一起,听完了这节持续快一个半小时的授课,可能由于他在这里的缘故,族人们听的格外认真,甚至连挨打的族人们都没有几个,这让他本想看看热闹的小小愿望居然没有得到满足,只能带着一点点的小遗憾回到自己的住所了。
“……各个居住点想来都是差不多的情况,冬季这里的劳动能力可以想办法进行释放,大部分族人所干的工作很轻松,不过考虑到这里三分之二都是年纪大一些的族人,这些工作对他们而言也是适合的,也不宜加太多的工作量……”
“各个居住点教授的知识,需要根据他们掌握的情况进行调整,不然太难或者太简单,起不到相应的教育作用。可以考虑每年进行一次‘考试’,就按照一至五的阶段来考,达到标准的奖励,没达到的打板子……”
“各个居住点的工具也有所缺乏,石部落居住点这边只有不到10把斧头和10把锯子,其他的工具也少的可怜,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他们的木材提供这么少的原因。等这次回去,要把工具也给他们多分配一些。”
“还有什么?对了,凿冰捕鱼的事情,这次给每个居住点都送了不少的盐,加上他们库存的,应该有个两三百斤,用来腌几百斤的咸鱼足够了,正好这段时间没有其他安排,就让他们多准备、储存点食物,明年可以带去白河流域那边跟他们换人口。”
熊洪每想到一个要做的事情,就记录在竹简上,防止遗忘,也方便第二天跟相关的族人去探讨。石部落居住点这边,目前来看一切都在正常的发展,只不过由于今年将大部分族人都抽调到三个集中点去了,这些居住点的活力显得有些不足。
不过明年春耕之后,这样的情况就会改变,无论是熊部落本部还是水部落营地、黑齿营地,都会将调养一个冬天的族人们给分散到这些居住点这里,以后除非有什么特殊情况,都不会轻易地将他们给移来移去,让他们把这些居住点也给建设起来。
当然,光靠这些居住点的族人们建设也不够,熊洪计划,在明年会组织一些开垦队、建设队,帮助各个居住点开垦周围的荒地,建设更多的建筑物,不仅要让族人们的生活变好,也会结合居住点周围的资源,来开发相应的产业。
比如石部落这里,离凌河很近,完全可以在河边建造一座码头,将这里产出的粮食、石头、木材等运送到上游的熊部落或者是下游,如果凌河与白河连通,那从这里出发的船只,甚至可以直接到达白河诸部;另外河对岸还有很多可以用来种植的土地,只要想办法在河对岸也建造一座码头,用小船把牲口、工具、族人运送过去,那边也能在今后给部落提供非常多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