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受了气,后知后觉

似乎想到什么,魏叔玉的嘴角微微上翘。

“宫里的嫔妃众多,送给陛下的三马车,就多装些首饰吧。”

与皇家珠宝店的首饰相比,吐蕃所打造的首饰,看上去极其粗犷。

听到魏叔玉的话,程咬金满脸唏嘘道:

“陛下招了个好女婿呐,好东西都想着宫里。”

尉迟恭语气苦闷道:“可惜老夫没有女儿,否则肯定招贤侄为婿。”

李靖开着玩笑:“尉迟兄黑得像昆仑奴,你的女儿简直难以想象。”

“哈哈……”

“驸马爷,东西已经备好了,你看…!”

魏叔玉看了看天色,“明天入宫吧,本驸马还要与叔伯们聊聊监丞队的事。”

小主,

他口中的监丞,虽说隶属于工部的小吏。但只要干得出色,未尝没有进补为官的机会。

更何况吐谷浑拿下来后,大唐肯定要设州设县。只要工部将驰道修起来,去吐谷浑为官五年,就能调到内地为官。

倘若能干出功绩,未尝不能进入朝廷中枢为官。

“叔玉,对监丞队你怎么看??”

“如果可以的话,尽量让旁支子弟入监丞队。等长安直伏俟的驰道修建好,大唐自然会对吐谷浑设置州县。表现优秀的监丞,会直接提拔为县令、县丞、主簿、县尉。”

唐代一县有四个领导职务,其中县令是7品官职,县丞、主簿都是八品,县尉则是九品。

听魏叔玉这样说,他们眼睛瞪着大大的,里面满满都是不敢置信。

表现优秀直接授官,简直刷新他们的认知。

虽说只是芝麻大的小官,但毕竟也是官呐。对旁支子弟而言,简直是一步登天。

今天幸亏到公主府蹭饭,否则就错失良机。

李靖更担忧他的几个庶子。与其他勋贵不同,李靖空有一身本领,却不敢传授给儿子。

他有种直觉,只要他李靖敢将兵法传给几个儿子,等待他们的肯定是灭顶之灾。

帝王多疑,并不是说说而已。李世民很少杀功臣,是因为他很自信,自信能将那些功臣熬死。

“贤侄,旁支子弟能进监丞队,那庶出子弟该何去何从?”

魏叔玉愣了下,“让他们去边疆州县为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