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孔光这些人啊,对董贤那是毕恭毕敬,权势都快赶上皇帝了。皇帝呢,虽然想收回大权,多次诛杀大臣,但一方面被太后管着,一方面又宠着董贤,听信谗言,排斥忠臣,汉朝的基业就这么衰落下去了。皇帝在位六年,驾崩了,没留下儿子。太皇太后王政君召来新都侯王莽,让他帮忙料理丧事。王莽一来,就把董贤的印绶给收了,董贤当天就和老婆一起自杀了,家属也被发配到合浦去了。
太皇太后看王莽挺能干,就让他当了大司马,领尚书事,还迎立了元帝的庶孙、中山王箕的儿子衍来当皇帝,这就是平帝。太师孔光、大司徒马宫这些人啊,都夸王莽的功德跟周公有一拼,群臣也跟着起哄,称王莽为安汉公。皇帝呢,还娶了王莽的女儿当皇后。
王莽的儿子王宇可不傻,劝王莽把政权还给皇帝。可王莽哪听得进去啊,皇帝的外家卫氏私下跟卫宝通信,这事儿被王莽知道了,王莽一不做二不休,把儿子王宇给杀了,还灭了中山王后家卫氏满门,连敬武公主和泛乡侯何武、故司隶鲍宣等数百人都给杀了,全国上下都震惊了。
太皇太后看王莽这么能干,又封他为宰衡,加了新息、召陵两个县和新野的田地,王莽还假惺惺地不接受,非要再加九锡才肯要。那时候皇帝也长大了些,因为母亲家卫氏被王莽给害了,心里老是不痛快。王莽呢,就趁着腊日献上椒酒,在酒里下了毒。皇帝就这么被王莽给毒死了,才十四岁啊。
再说那前辉光郡的谢嚣,上奏说武功长孟通挖井挖到了一块白石,上面圆下面方,还有丹书写着:“安汉公王莽为皇帝。”群臣一看,这不是天意嘛,赶紧奏请太后,让王莽即位,称为摄皇帝。太后一开始还不乐意,太保王舜就跟太后说:“这事儿已经这样了,没办法啦。”太后也没办法,只好同意了。
王莽就这么南面称臣,郊祀天地,还自称是假皇帝。平帝没儿子,王莽就立了宣帝的玄孙广成侯刘勋的儿子刘婴为皇太子,才两岁,号称孺子。这时候啊,安众侯刘崇和相张绍起兵讨伐王莽,跟着的有几百人,进攻宛城没攻下来,都死了。东郡太守翟义呢,和都尉刘宇、陈丰等人也起兵向西,要诛杀不该摄政的人,立宗室子孙严乡侯刘信为天子,还发檄文到各郡国,聚集了十多万人。
王莽一听这事儿,吓得饭都吃不下,赶紧派王邑等人去攻打翟义。王莽还自我安慰说:“当年周公摄政,管叔、蔡叔还挟持着禄父叛乱呢。现在翟义也挟持着刘信作乱,自古圣人都有这种担忧,何况我王莽这种小人物呢。”群臣都跟着附和:“要不是遇到这种变故,怎么能彰显您的圣德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莽还模仿周公写了篇大诰,告诉天下人他要把政权还给孺子的意思。结果呢,官吏百姓都去打翟义,把翟义给打败了。翟义战死,刘信逃亡。三辅的豪杰赵朋、霍鸿也起兵响应翟义,被王级等人给消灭了,各县都平定了。
王莽自以为威德日盛,得到了上天和百姓的帮助,就开始谋划着当真皇帝了。梓潼人袁章跑到长安来,这家伙平时就不学好,做了个铜匣子来献给王莽,上面刻着“天帝行玺”和“赤帝玺”,说这是上帝和高祖要把皇位传给王莽的意思。王莽一看,时机成熟了,就即位当了真皇帝,定国号为新,自称新皇帝。那时候孺子还没即位呢,玉玺还藏在太后长乐宫里。王莽派人去跟太后要玉玺,太后不肯给,还怒骂道:“你们父子宗族,蒙受汉家的恩典,富贵了好几代,不但没有报答汉家的恩情,还趁着这个机会夺取皇位,不顾恩义。天下怎么会有你们这种兄弟啊!我汉家的老寡妇,早晚都要死,就想跟这玉玺一起葬了。”
王莽一心想要那传国玉玺,太皇太后能一直不给吗?这王舜啊,就劝太皇太后:“您看,王莽这家伙铁了心要玉玺,您能一直坚持不给吗?”太皇太后一听,心里也犯嘀咕,生怕王莽来硬的,一咬牙,一跺脚,把玉玺往地上一扔,说道:“我这老骨头快入土了,今天算是看明白了,你们兄弟俩是要灭族的啊!”
王莽呢,拿到玉玺后,还挺会来事儿的,给太皇太后换了个新称号,叫“新室文母太皇太后”。然后,他又把孺子给废了,封为定安公,孝平皇后呢,就成了定安太后。这孺子啊,还没正式即位呢,就在那空位子上坐了三年。
说起来,这西汉一朝,从高祖刘邦开始,到孺子婴结束,一共经历了十三位皇帝,两位小主子,从乙未年开始,到戊辰年结束,总共二百一十四年。结果呢,这二百多年的基业,就被王莽给篡夺了。
您还别说,这王莽篡位后,还有人不服呢。那徐乡侯刘快,就起兵讨伐王莽。可惜啊,力量悬殊,没打过,刘快就这么牺牲了。
这王莽啊,真是个狠角色,为了当皇帝,啥手段都使得出来。不过,话说回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谁也不能阻挡。王莽虽然篡了位,但也没能坐稳江山。毕竟,这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可不是咱们这些小老百姓能说了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