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在内地桦南郡或是文风深厚的东海诸郡,似那绿城书院规模的郡学勉强算作州学的,可见内地诸郡麻春科举子试简直是千人争那独木桥。
春科的举子试一般无意外的话举办三场,一场就是一天。连续三日奋笔疾书,“躲”在容膝小屋,一桌一凳一油灯,无床无榻,屋角还有一木制小溺桶,与秋科时的环境并无多大差别。
听说某年江南某郡因报考人数超出郡府预计,当届的春科举子试举办了五场,整整五天啊,就是为了罢黜些毅力不坚的“愚才”,简直太残暴了。
小主,
诸郡提供的文气测试所用的文宝皆不同,大多乃文房诸宝,基本是本地文坛大儒的遗物,诸如狼毫墨条砚台镇纸之类的。
陇西郡此次请的文宝则是文庙中供奉的一尊圣贤钟,主材赤铜辅材锡金铸造而成的大铜钟,通体内外铭文密布,满刻的阳文乃是诸多先贤留下的名言警句。
圣贤钟重约一百斤,置在硬木长案上,进考院参加考试的学子只需在入门前探手抚摸铜钟,运文气将铜钟离案一寸悬空三息即可。
因圣贤钟等文宝十分契合文人的文气,或是文气斐然者简直视百斤铜钟如轻絮,若是,额没有若是了。不能令圣贤钟悬空就进不来考院,报名白搭。
国之取材之地向来严肃庄严,纲法有纪。
小道传言江南某郡秀才才学甚高便恃才傲物,参加春科的文气测试时故意炫技,将镇纸文宝铜麒麟炫得满天飞舞,引起身后正排队的学子一阵哗然。
专司考务的学正铁青着脸当场宣布他此科禁考,炫技学子当然不服,自恃才学在考院喧闹,欲上请郡府明断,结果是禁考三年。
炫技学子心生怨恨遂“叛逃”南方大国楚国,结局是被大魏官府销去功名划去户籍。还好那炫技学子在南楚汲取教训不再蹦高,不然少不得大魏黑冰台派出的暗卫几阵敲打。
此刻的天儿蒙蒙亮,身着轻衫的书生们来到考院前排队驻足,乌泱泱的人群井然有序。
验身,搜身,登录画名,文气测试,换取号牌,进院。几千的考生只有两名卡在了文气测试关,书到用时方恨少啊,气到用时方恨小。
其实在春科前三日,官府已明令禁止那些烟花巷销魂窟接待待考学子了,但总有那么几位“饥渴难耐”的花道君子忍不住。
虽说这文气的积攒消耗跟那事儿没多大关系,但考试这么神圣的大事在做之前去宿醉纵归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