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燕京,终于有了几分秋天的气息,这两天偶有风雨,天气也终于凉爽起来。
天光尚未大亮,刘培文就出了招待所大门。
燕京图书馆如今位于北海公园西南角的文津街,离招待所不过几公里,趁着有风,刘培文干脆小步跑了起来。
小步快跑,走到图书馆门前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站在图书馆门口,刘培文喘了几口粗气才迈步往里走。
燕京图书馆大门绿瓦红墙,建的宽阔大气,古意盎然,但其本身是三十年代的建筑,到如今其实也才五十年的光景。分为左中右三个大门,今天正开着右侧的小门。就刘培文驻足的工夫,已经有人在往里走了。
迈步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阔的大庭院,多个建筑分列在庭院之中,依旧是中式建筑独有的中轴线规划,主楼就是文津楼,文津楼与两侧建筑建有连廊相连接,楼前庭院之中,一对高足有八米的汉白玉华表分列两侧,映着文津楼的红墙绿瓦,一副肃穆静雅的气派景象。
刘培文此刻最在意的不是这些。盯着门前开始拉长的队伍,他咧嘴笑了笑,赶紧凑上前去排队。
今天是他第三次去燕京图书馆了。第一天他来到图书馆,直接就被蜿蜒曲折的长队震慑住了。刘培文也没多想,排吧!
结果排到跟前,才知道第一次来要去另外一边排队先办借阅证。
这个年代还没有身份证,想要办借阅证,只能拿介绍信来,等刘培文掏出从老家公社开的介绍信,图书馆的人看了一眼就摆了摆手。原来公社开的介绍信只说进京改稿,与借书之事无关,所以干脆办不了。
无奈刘培文只得怏怏回返,找到张德宁,终于又借着燕京文学的名义开了一份介绍信。
第二天,刘培文特意早去了一会儿,没想到等他办完借阅证,进图书馆的队伍依旧是长得可怕。这次刘培文直接离去,转头去水木找刘培德去了。
找刘培德就有找刘培德的好处。
跟弟弟嘚瑟了一番自己一笔稿费189块的好消息,收获了学霸弟弟满满的羡慕之后,刘培文干脆用刘培德的借阅证在水木图书馆呆了一下午。
如今第三天重返燕京图书馆,刘培文心中满是自信,今天他来了个大早,图书馆甚至还没开始放人进去。看来今天能找个座位看书问题不大。
燕京图书馆本来就是建国前的规制,如今过去了几十年,藏书日益丰富,馆里的空间却日益捉襟见肘。如今虽然已经过去暑假的高峰期,但每天仍旧有四千人来这里借阅图书,很多人不得不一直排队等借书的人出来一些,才能再进去。更不用提里面只有九百个座位,根本不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这一次,排在刘培文身前的不过几十人,等工作人员开始往里放人的时候,刘培文回望身后,已经排成黑压压的一条长龙。
终于顺利地走进了图书馆,刘培文进门后倒不着急去借书,而是先找了个座位安顿下来,从包里拿出纸笔,摊在桌上。
嗯,座位嘛,占就完了。
刘培文开始回想自己最近的目标。自从写完《双旗镇刀客》,他走通了创作的路径,但是对于塑造环境推动情节方面,他依旧觉得自己笔力不足。
很多作家常常困于灵感,对于拥有先天优势的刘培文来说,灵感或者创意是不缺的,他缺少的是能把作品展现出来的能力。
搞文学创作,对于作家来说,真实或者描述出来的真实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在一个逻辑自洽的环境中推动情节、塑造人物,才能做到言之有物、意味悠长,对此刻的刘培文来说,还并没有这么容易。
于是他决定在把最初的想法付诸实践之前,他要再创作一篇中篇小说,换一种叙事的方式,用来打磨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