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渊无法确定沈诚与袁逸是否结盟,只能退出丹阳往吴郡与会稽方向撤离。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陆渊的族弟陆逊力排众议,与在鄱阳水战中被周瑜解救的凌统一起陈兵钱塘江畔与侯安都的兵马对峙。
小主,
结果侯安都轻敌冒进被陆逊一把火烧的丢盔弃甲,最终被攻占新都的李抱玉救出。
陆逊的一把火烧跑了侯安都,也保全了会稽郡。
得到战报的杨陵趁势接收了加速行军,几乎是兵不血刃便夺取了豫章、庐陵,而赵云则攻占了鄱阳郡。
正当杨陵打算与赵云会师于临川郡时,便得到了失踪已久的李存孝部消息,而李存孝已带着麾下三千虎骑攻占了临川郡北部重镇西平县。
此时的江东,已乱成了一锅粥。
【你们是不是晕了?看看图】
深秋霜降,宣城城头之上,沈诚看着手中杨陵的信不禁一阵苦笑。
杨陵在给沈诚的信中说了一件事,问了两个问题。
“军粮已尽,大军折损颇重,即日将班师回襄阳。”
“何人可为扬州牧?”
“何人可抚平江东?”
沈诚收起杨陵的信,望着归营的玄甲骁骑苦笑着吟诵道:“薄霜覆铁衣,长风卷战旗。大江分南北,百战至东西。国大忧从内,兵危有外敌。诚本持戟吏,不敢议军机。”
“爹爹,此诗何意啊?”沈诚身后忽然蹦出一个小女孩眨着一双大眼睛望着他问道。
沈诚哈哈一笑,抱起小女孩道:“天气太冷了,士兵们的甲胄都生了霜花,霜冻的旗帜风也吹不动,将士们都很疲惫啊。”
“长江把咱们和庐江分开了,可能不好治理,爹爹想请大将军重新派个郡守过去。将士们为了大将军,从东打到了西,希望大将军多少能给些赏赐。不然爹爹就没有铜钱给你买糖葫芦了。”
“如今大将军占据了好大的地方,治理是不是很麻烦啊?而且外面有好多坏人,大将军是不是应该多操心操心这些事?而不是老是怀疑忠义之人呢?”
“爹爹没啥出息,不过是大将军帐前的一个持戟的兵卒,哪里敢议论军国大事。谁该当官?要打谁?当然是大将军说了算啦。大将军让谁当官谁就当官,大将军让打谁,爹爹就打谁呗。”
小女孩似懂非懂的问道:“大将军这么厉害!那岂不是比娘还凶?”
沈诚连忙四下看了看,小声说道:“比你娘,还差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