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巴陵郡不过是当年楚公南征荆南之时,从长沙郡、衡阳郡分出来的一个小郡。穷山恶水,不过小三个县,比黄州还荒凉啊。”
魏征不苟言笑的沉声道:“朔方刺史部若成,我等皆无事。否则,且去陪苏子瞻吟诗作赋吧。”
房玄龄长叹道:“楚公雄主也,我等目光还得长远一些啊。”
中平十一年下,苏东坡外放巴陵郡。
与苏东坡一起离开襄阳的,还有去岳飞军中报到的范仲淹,以及去淮北做县令的宋濂。
而苏轼的弟弟苏辙却被荀彧看中,留在户部历练。
汉水之畔,范仲淹立于船头冲着苏轼拱手道:“子瞻贤弟,巴陵虽小,但也是一郡之地。若是治理得当,他日身披朱紫临朝参政,也不不是不可能啊。”
一旁宋濂也笑道:“范兄说的不错!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我不过一县令,子瞻却已是一郡之守。”
“科举开设至今,就连诸葛孔明与张叔大也是从小吏历练入阁的。”
苏轼也知道两人实在安慰自己,豁达的哈哈一笑道:“巴陵山川秀美,久欲往之,远离朝堂纷扰,我老苏求之不得。”
范仲淹却收敛了笑容,正色道:“子瞻心中有怨,这是气话!”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怎么能纵情山水,虚入光阴!?”
苏轼闻言,微微一愣,拱手道:“苏轼受教了!”
一旁的宋濂与苏辙也冲着范仲淹拱手行礼,范仲淹摆了摆手道:“我等寒窗苦读,一朝高中,求的什么,望贤弟思之。”
【中平十一年(194年)春,天降祥瑞于汉水,幽州王虎、齐皓,匈奴单於夫罗遣使来降。天子大悦,陵以杜如晦为刺史,温侯吕布为上郡守,欲重开朔方,四夷宾服,汉威大振。然匈奴归附之事,朝野之中多有非议。时有翰林院编修苏轼,妄议朝政,诽谤上官,为御史台所举,外放于巴陵郡。六月,苏轼赴任巴陵,新科进士宋濂入淮南,范仲淹入洛阳。同年七月,御史台御史中丞张松以苏轼之诗为引,联合锦衣卫指挥使缉拿非议朝政官吏百余人,牵连着甚重,民得以免。因御史台中多柏树,有乌雀栖于上,又因好事者暗讽御史为乌雀之喙,故称此案为“乌台诗案”。】
——《汉-杨陵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