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烽火玉帛

而与此同时,身在长安的秦王皇甫麒也得到了杨陵兵分四路北伐的情报。

自从任命王安石为相推行改革之后,雍凉之地商旅繁盛,西域的商客汇聚于长安,带来了税收与战马,这也是皇甫麒敢于称王,并联合刘备、张天邦与杨陵叫板的底气所在。

但此时,在皇甫麒心底却生出一丝后悔。

“杨陵没有去官渡,而是往潼关来了?”书房之内,皇甫麒蹙眉问道。

一袭黑色僧袍的姚广孝颔首道:“确实如此。根据探报,岳飞的大军已至函谷关,而杨陵的四十万大军将在五日后抵达武关休整。”

“此外,诸葛亮自汉中出阳关,兵分两路。一路走陈仓道,一路走岐山道,虚实未知。”

皇甫麒不自觉的握紧了拳头问道:“杜如晦与吕布在何处?”

姚广孝沉吟片刻道:“不久前吕布在奢延城下击退张天邦的兵马,但张天邦并未遭受太大损伤。”

“五日前的探报,杜如晦在无定河西岸设立了十余座营帐,囤积粮草,日日操练。或许是打算作为偏师牵制晋军,以缓解官渡战场的压力。”

“至于北地郡的匈奴人,他们在河套被后金重创。但盘踞在北地郡,确实是个隐患。”

皇甫麒沉声道:“胡人重利,可派遣使者携重金笼络,封个北地王也不是不可。”

“他杨陵手中的是天子,孤手中的也是汉家血脉,先帝骨血。”

姚广孝不置可否的念了一声佛号低头不语,而皇甫麒则抬头望向长安城繁华的夜色。

他凝望良久后微微抬起头,望向东面潼关方向。

而此时高大的潼关城头,之上明月高悬夜如白昼。

潼关都督常遇春全身披甲,神情凝重的望着潼关之外拔地而起的点将台与绵延的营帐。

点将台之上,一面【岳】字大旗迎风翻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