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太后,”卿大夫道,“刘卿是想为女儿觅得贵婿,老臣又看他又已升至右相,便让他见了王爷,现在老臣也是懊悔万分啊!”
“贵婿?!”太后冷笑,“九州的王爷的确是贵婿!代王妃?!帝姬公主的女儿还没婆家呢,他倒先打起主意来了。”
太后气得在殿中踱步,道,“可怜代王年幼丧母,继而丧父,独掌代国乾坤,茕茕独立,最后却因刘玄的贪欲坠马而死。”
“太后!”卿大夫道,“老臣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老臣说了,老臣此番是抱着必死之心的!还请太后放心!”
太后听罢不禁心一惊,平复会儿方道,“你知道本宫在怕甚么?”
“老臣知道。” 卿大夫道,“代王文弱少儿,代国弹丸小国,远在天边,又无关险可守,您不需要代国。可对诸王来说,这事落在他们眼里头,就是庸王一事的再现。庸王一案,诸王已有不平,只是明面上没敢摆出来罢了!如今再添上代王之事,那就是太后皇上为了收回各国之地,千方百计,明争暗抢,不惜残害李家宗亲,废诸王并郡县!”
太后长叹一声,半欣慰半冷笑,道,“爱卿说得不错!此事才是本宫怕的。如今才是乾定元年,一年废掉两个王,本宫再心急也断断不会心急成这样!但刘玄毕竟是右相,是朝廷的人,不保刘玄,大周皇室难免会颜面扫地!”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卿大夫道,“太后若是执意保他,大周律法就成了一纸空文!刘玄的罪,事关郡国之事,万万不能有私情夹在其中。”
“朝堂上若是能多几个爱卿这样看得透的人就好了。”太后叹道,委屈爱卿了。
“老臣有错,死不足惜!”
“刘玄充军。”太后道。
“是。”卿大夫颔首道。
“本宫还没想好你作何处置,先退下吧。”太后挥挥手,无力道。
“老臣谢太后!老臣告退!”那人道,而后退出了交泰殿。
待殿中空了,绾心方出来,端了一杯茶递给太后,轻声道,“母后,喝口茶吧。”
太后抬眼见是绾心,心情稍稍平复了一下,方叹道,“朝政之事,真是无一日不平。”
太后举起茶杯喝茶,道,“母后倒真想同你换个位子,母后去对付那个得势的美人,你去对付那些奏折和老顽固。”
“儿臣不及母后。”绾心道。
“和朝政比起来,后宫的美人是真好对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