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凌似是很满意,嘴角上扬,手中的鱼食一点一点地被投入眼前的流水中。
冬天的鱼儿找不到食,便摇着金灿灿的鱼尾来争抢,又有几条火红的窜在其间,是个好兆头。
李青凌暗想,忽而一阵疾风吹过,风中夹着些杂音,探子汇报完毕,便随着疾风消失。
李青凌的近侍梓游跑到了他面前。
梓游喘着气道,“侧妃要生了,王妃请您过去!”
李青凌笑着把最后一把鱼食丢开,转身随着梓游走了。
——
天京复得,新主登基,天下大变。
然而兰陵的萧家却仿佛是甚么都没变。
虽是寒冬腊月,但萧东卿却早早地起来了,在院子里拉了会儿弓;不多久儿子萧顺也起来了,便跟着父亲一起射箭,萧顺小小年纪进步却大,十箭中了九箭,颇有祖上的风采。
大女儿萧九仪快满十岁了,前日里族中已有人来问婚事了。萧东卿冷眼一笑,萧姓虽比不上皇族李姓,却也是兰陵数一数二的大姓,哪里用得着这么早就订下婚嫁?
要是女儿能像妹妹那样高嫁,为萧氏一族再挣一个前程就好了。
遥想祖上也是出过战将的,近来也出了妹妹这么一位镇海王妃,不,现在是吴王妃了;吴王李璘也算是萧家的孩子。
但萧家若不是因为祖父在朝堂失言而被贬至原籍兰陵,萧东卿此刻也该在天京或吴国,断不能这样无事可做,泯毁前程的。
说到妹妹,似乎很久没有收到妹妹萧咏卿的回信了。
都道是蓬莱造反,镇海王出兵镇压却天不佑而战死,留下了年仅一岁的儿子李璘和王妃。好在天京皇上施了恩德,晋镇海王为吴王,世袭罔替,恩家双俸。
此刻妹妹是该最需要母家的人:且不说丧夫之痛如何渡过,就单单吴国的朝堂…祖父失言被贬时萧东卿已经记事了,他是知道这般朝堂是如何难周旋的。
萧家虽然朝上失意,原籍却是有些家底的,金银矿藏,良田上宅,只是没了门路;一醉累月轻王侯,但萧东卿却是最不敢轻王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