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万古云霄一羽毛(上)

千秋盛世录 蓝溪水 2063 字 24天前

“所以要燕人治燕。”如意终于有了一句可以插嘴的了。

“既可又不可。”维正道,“秦朝大将章邯率秦军二十万投降项羽,二十万人皆被坑杀。章邯被封秦地,然秦人失子,秦女失夫,秦子失父,秦人章邯治不了秦地的天下。”

“但从另一处说,燕国自圣祖创立后便一直自成一系,所收赋税专养其地,桑粮专食其民,又赐有帝王废立之权,若不是先前断嗣与封疆之需,天京也难以在燕国插上一手。”

如意听罢沉默不言,维正却笑了,继续道,“皇上最先要做的,是知人善用。用人之道无非‘利,威,名’。以利诱之,以威慑之,以名敬之。”

“那,”如意问道,“公主是怎么用的?威?”

“公主不是告诉您怎么用了吗?”维正笑了,指了指如意书案上的一枚令牌。

那令牌是紫檀木的,错了金线,正面是‘燕’字小篆,这就是书颜让青葙送来的燕王宫令。

“虎符?!”

维正收起笑,正言道,“虎符只是用军,不是制军。燕王宫令可以调动燕王宫和各地燕王府的粮和钱。”

“利?!”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快的。”维正颔首道。

“但是燕军也会种粮…每攻一城也会…”

“秦王嬴政生性多疑,大将王翦出征前为此数次请求良田上宅,以打消秦王对他佣兵自立的疑惧。”

如意摇摇头,维正便解释道,“以粮钱位赏良田上宅来制军,这就是以利诱之。燕军种的粮是官家的,收缴来的战利品是自己的,这倒不假,但是比起燕王赏的,就是杯水车薪。”

如意听罢恍然大悟,暗道怪不得书颜送来了这个,这样看来,整个燕国都在自己手中了,心中暗暗庆幸自己识得维正辅佐也是一件幸事。

“先生方才说到利,朕便又想起一事。”如意道。

“皇上请说。”

“朕还在军中时便听说安阳地底下埋有宝藏,安阳城破后,却未听得任何有关宝藏的收赏,那安阳城…”如意思忖道,“又是先前姜王父子拿下的…”

维正不等如意说完便笑道,“我懂皇上的意思。皇上问过公主吗?”

“尚未。”如意道。“但公主下过令,说宝藏子虚乌有,是匈人空做来离间军心的。”

维正思忖说词后道,“那皇上信公主就行了。”

“为何?”

“因为这宝藏就是用来离间的。”

如意听罢摇摇头,道,“到眼的金银转眼飞了,军中人重功勋利禄,势必有人不信,这才是离间。”

“所以皇上您就要坚定不移地相信,并且让天下人也信。”如意作揖道。

“下圣旨容易,但让天下人也信?悠悠众口,这要怎么做?”如意面露疑色,问道。

维正道,“追谥先代姜王李显汀,显荣身后;礼遇姜王李穆,光裕大德;赏封姜国,军民同乐。”

如意听罢皱起眉头,维正和书颜都坚持安阳城下空无一物,但空穴如何来风?若真是有宝贝被姜王独占,自己再封赏姜国,那姜国就……

“安阳城的宝藏既然能在军中流传,公主肯定也是与先皇谈过的,”维正见如意不解,便解释道,“与其伤筋动骨地查明白不如就这样糊涂下去,说到底,这只是蝇头小利,不足以与九州的千秋大业比重。”

如意深锁的眉头渐渐解开,似做错事的孩童一般轻声道,“朕明白了。幸而朕有先生。”

维正听罢微微一笑,道,“天下的学问多着呢,岂是坐在屋子里,读几本书就能知道的。”

维正云淡风轻,走出屋子,望着外头的天,舒展身骨。

“先生就知道得多。”如意称赞道。

“我?”维正谦虚道,“天下之大,我连万分之一都不敢说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