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给咱趴好咯!”
朱元璋看都不看他们一眼,只是随意而愤怒的说了一句,就怒气冲冲的朝朱标而去。
趴在长凳子上的勋贵们的眼里,朱标当即就让了位置不说,还在朱元璋坐上宝座之时,恭敬行礼。
朱元璋完全没有叫朱标起来的意思,只是横眉冷眼道:“你什么意思?”
“这就是你办的案子?”
“打一顿就算完了?”
“这就算还了被他们欺负的家乡父老公道,这就算还了被他们杀害的乡里老人公道?”
“他们对上欺君,他们对下虐民,他们才当了几天的勋贵,就在他们的家乡干起了‘人吃人’的勾当!”
“你怎么能打一顿就算完?”
“朱标!!!”
朱元璋突然的一声暴喝,并没有吓得朱标一哆嗦,却吓得趴在长凳子上的勋贵们心中一震的同时,还面如死灰的闭上了双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们看过眼前的这一幕之后,才终于知道皇帝陛下查到这事之后,就从来没打算放过他们。
如果他们是朱元璋,他们也不会放过这么一群,还没当几天人上人,就开始鱼肉乡邻,以至于他朱元璋颜面尽失的‘老兄弟’。
就算不抄家灭门,也免不了人头落地。
他们之所以还能有机会活着在这里挨打,全靠太子殿下顶着皇帝陛下的滔天怒火,为他们争取活命的机会。
“太子殿下,”
“如果我郑遇春还有命活着,从今以后,一定以太子殿下马首是瞻,一定以命相报!”
也就在郑遇春如此思索之时,其他的勋贵,也有了差不多的想法。
可也就在他们都有了这样的想法之时,依旧横眉冷眼的朱元璋,却是再次对朱标使了个小小的眼色。
朱标忙恭敬叩拜道:“儿臣祈请父皇,饶了他们一命吧!”
“儿臣让他们赔偿朝廷和百姓的一切损失之后,还要他们的亲眷去城头上负荆请罪,再一跃而下。”
“这也算是既给了百姓交代,也挽回了父皇的颜面。”
“您看看他们这副到处都是战伤的残躯,儿臣打得他们皮开肉绽,他们已经知道痛了。”
说到这里,朱标又看着朱元璋,眼含热泪道:“父皇,他们是儿臣的叔伯啊!”
“至正十六年,郑遇春叔叔随军攻打集庆,一马当先!”
“至正十七年,郑遇春叔叔随父皇,先后攻取江阴、常州、金坛、丹阳、常熟、扬州等地!”
“至正二十年,郑遇春叔叔随军收复太平,而后攻取安庆、信州等地!”
“......”
郑遇春等人的眼里,朱标用祈求的目光,看着依旧怒目圆瞪的朱元璋,细数他们当年的功绩。
看着这一幕,可以说所有人都被惊得一时之间,忘却了受刑之痛。
朱标生于至正十五年,他怎么会这么清楚他们的功绩?
答案只有一个,那便是朱标为了保下他们的命,不仅想出了这种既给朝廷交代,又给百姓交代的两全之法,还背下来了记载他们功勋的功劳簿!
想到这里,众人只是眼睛那么一眨,眼泪就止不住的往下流。
他们虽然没有蓝玉这么硬,但也绝对不是几十廷杖下来,就能打得哭鼻子的人。
可现如今,他们却被为了救他们的命,如此绞尽脑汁的太子殿下,感动得泪流满面。
朱元璋在看到他们的眼泪之后,这才释然的松了一口气。
他看着趴在这里,暗自流泪的一众勋贵道:“你们到底知不知道,你们的亲属,仗着你们的威福,在家乡胡作非为,你们自己心里清楚。”
“咱的心里也清楚,朕的心里更清楚!”
朱元璋在说到这个‘朕’字之时,突然就加大了音量,也加强了语气。
紧接着,他又长舒一口气道:“既然,太子殿下非要说你们并不知情,那朕就当你们这一次并不知情吧!”
“但是,你们都给朕记住,你们只有这么一次,‘并不知情’的机会!”
“朕当着太子殿下的面,再告诉你们一次,百姓叫你们‘父母官’,你们就要对得起这三个字。”
“天底下哪有父母抢夺自家孩儿的吃食的?”
“天下没有天生不孝的孩儿,所有的不孝孩儿,都是你们这种贪得无厌的父母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