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晟松了一口气,嗳声道:“这样啊!嗯,武安郡,在去辽东之前,时间上也来得及……不过,几十万大军出征,一两副千里镜似乎有些少,殿下,不知此物容易制造否?战场之上,自然是多多益善!”
杨浩点头道:“难倒是不难,我争取早日赶制一批出来,带去武安郡……”
长孙晟听得连连点头。
至于杨浩带去的玻璃镜子,长孙晟也只是眼睛微微亮了一亮,并没有怎么在意。
杨浩从长孙晟处离开后,转身去见刘文静、王绩等人。依旧是每人送了一面镜子,刘文静王绩头一次见到如此好用的镜子,听到是河原生产出来的之后,大为惊异。
“殿下,不知此境价值几何?”王绩好奇问道。
王家与河原做了许多生意了,从河原买了不少良铁、煤炭等物,这次见到神奇的镜子,立刻觅到了其中的商机。
杨浩沉吟道:“呃,此镜相比铜镜清晰了许多,也更轻便,不过眼下还没有大量生产,如果能大量生产了,像王郡丞手中的这面大小,估计可以卖两百文一面……”
“两百文!”
王绩吓了一跳,其他众人也是一副惊讶的模样。
杨浩看了王绩一眼,讶道:“怎么了,王郡丞觉得贵了吗?”
如今大隋米价,不过是一斗米百十文钱,一面镜子将近价值两斗米,似乎确实有些贵。
不料,王绩却连连摆手,摇头道:“不贵,不贵!怎么会贵了,下官是觉得太便宜了!这么精美的镜子才卖几百文,说出去恐怕都不会有人相信……”
杨浩一呆,心想:“王绩却是把这玻璃镜子当成了稀有之物了,实际上,我却是没有这么想,估计很快,整个大隋都会流行这种镜子了,我自然是希望全天下百姓都能用上这样的镜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即笑道:“王郡丞有所不知,此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神奇,这么大小的镜子卖两百文足以。除此之外,河原还有更大尺寸的镜子,不过价钱会贵了不少。”
王绩心中一定,立刻道:“既然秦王殿下这么说了,我代表我们王家,先跟河原预定一千面镜子!”
“我们郑家也预定一千……不!两千面镜子!”
“贺家预定三千面!”
“柳家预定五千面!”
……
太原郡郡府衙门像是市集一样,热闹喧嚣了起来。众世家的热情,瞧得晋阳令刘文静瞠目结舌。
包括王绩在内的世家们都在心中盘算着,两百文从河原购进此镜,贩卖到京城和江南去,最少可以卖一贯钱一面,甚至还能更高!这里面利润简直大的吓人!
杨浩跟太原郡的世家们宣传完了玻璃镜子之后,便返回了自己的郡守府。下一步他要开始抽调人手制造玻璃了。单单是镜子的订单,他今天就从太原郡世家身上拿到了至少数万面镜子的订单。如果每面按照最小的尺寸计算,也是超过了几十万贯的生意,不可小视。
“恐怕要跟王绩再要一块地了,玻璃厂未来也会做得很大,肯定不能和钢铁厂混杂在一起,只是这个产业要谁来负责呢,穆离他们在河东郡兵,难以抽调,而且我也不想他们参与到这里面,还有谁呢?”
杨浩正苦恼着,弟弟杨湛的面孔忽然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对!小杨湛可以来做这个事情,他也要慢慢尝试做一些事情了,省的全部心思都在闵珠儿身上……”
杨浩脸上不觉露出了兄长般温暖的笑容出来。
……
与杨浩的想像不同,在此后的几月中,玻璃镜子受到了大隋百姓空前的欢迎!
头一个月,河东诸郡各世家纷纷购置此镜,越来越多的大户人家抛弃了笨重而且不清晰的铜镜,使用上了玻璃镜子。
一个月后,玻璃镜子传到了京城和洛阳,更是掀起了一股抢购的狂潮,玻璃镜子的价格直接被哄抬到了几十贯钱一面的惊人高度!此镜尤其受到乐府及青楼女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