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玉真你来分胙肉吧!”祭祀完毕,白起突然开口,示意陈凡上前。

陈凡一愣,分胙肉便是将祭祀后的肉分于府中下人、侍婢、家臣,这习俗起源于大周天子每次祭祀之后,分胙肉于诸侯,曰赐胙。

同样的,现在的赐胙仪式也有着其独特的含义,得肉者需忠于赐肉者,相当于一种约定俗成的效忠仪式。

他今日若是分肉于众人,那这些人日后也将将他当做主公,不得背弃,否则便是不忠不义之徒。

“快去!”师母魏澜推了推陈凡。

陈凡只得上前,从白起手中接过匕首,开始为家中诸人分肉。

其实这点儿肉分到每个人手中并不多,但这只是一个仪式,却也是祭祀之后,一个极为重要的程序。

府中诸人,尤其是那些跟随白起数十年的亲兵,都将目光投向年仅十三岁的陈凡。从他接过刀的那一刻,意义便不同了,若说白起是家主,那陈凡自今日之后,可为少主。这是一种地位的认可。

而分肉时也极有讲究,每个人能分多少,当分多少,皆有限制。

根据功劳多寡,跟随年月,地位高低,你需要让有功之人满意,让无功之人羞而不辱,让错漏之人愧而不恨。

身为少主,若是不能赏罚分明,便不能服众。这同样是一场考验,往往门客家臣通过此处便能见主家之心性。若有不满者,甚至会选择离开。

他们此时便在看,小小年纪的陈凡,到底有没有资格让他们效忠。

不过,很快他们便打消了心中疑虑,因为陈凡不仅能够叫出每个人的姓名,而且还在分肉时细数功绩,又点出错漏,言语谦和,举止有度。

尤其那些跟随白起最久的亲兵更是心中震动,他们似乎当真在陈凡身上看到了白起的影子,那是为将帅者的气度。

白起见此脸上露出笑意,今日便是出征前,他对陈凡的最后一次考校。若是陈凡来到府内一月有余,连府中诸人都没能搞清楚,那便没有成为将帅的资格与潜质。

“谢少主!”那些亲兵接过胙肉,以豪迈的姿态,将胙肉塞入口内吞食,然后躬身行礼,口中已不再是小郎君了,而是少主。

这场赐胙这才算终于结束了。而后师母魏澜又为府内众人赏赐了许多物品,有羊肉、布匹、钱币。

其中又以亲兵最重!在这个时代,亲兵在府中的地位其实并不低,也非奴仆,而是半个主家,因为这些人,都将是在战场上为了主家拼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