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叹几番烟云过往(三)

蜿蜒山路,秋日里荒芜的小径上杂草肆意散乱,垂落的枯枝枝头上偶尔落下几只安静矗立的鸟儿,马蹄声缓缓踏响,卷起细碎风沙,弥漫视线,隐约有一骑当先。

走到了山路一侧的大石崖畔,那匹当先的高头大马停下脚步,一人腰佩大刀坐在马鞍上,留下疤痕的脸上神色阴沉,他眺望远方不知在想些什么。身后有另一骑示意跟随的百余人停下前进步伐,随后来到领头之人身边,一同望向了远处。

在视线的远端,云雾遮掩的山脚下,一处守卫森严的玉石矿脉中,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面带疤痕的魁梧壮汉一手握住腰间的环首刀柄,一手指着远处,语气森然问道:“军师,你看这玉石矿脉可还有夺取的价值?恐怕早就被那贪得无厌的侯砷给开采光了。”说完,他冷哼一声,眼神中满是浓郁杀气。

在壮汉一旁,坐在马上的军师一袭儒衫打扮,腰间却也悬配有一柄连鞘长刀,带着几分血腥肃杀之气。军师冷笑一声,说道:“那不是更好?有那侯砷帮我们将玉石都开采出来了,我们岂不是只需要将玉石卖出去就好?”

壮汉回头看了一眼脸上只有一只完好眼睛的军师,勾起嘴角,眼中满是赞赏,仰天哈哈大笑。

军师只是在一旁陪着笑,脸色却愈加阴沉,就连早已习惯的那只破碎眼珠好似都又开始疼痛起来,他又不自觉地想起那个穿着黑衣的可恶身影,几乎就要咬碎了牙关。

腰佩大刀的魁梧汉子拍打着马背,悠悠回身,说道:“放心吧军师,那座云庚村我会留给你的,你只管去复仇便是。”

军师只是坐在马背上点点头,眼中却闪烁难以掩饰的兴奋光芒,那是隐忍已久的张狂在肆意,他下意识攥紧手中的缰绳,闭起眼睛,十年前的一幕幕便又汹涌起来,那时要不是那个黑衣人横空出世,害得自己没能吞下云神山附近的几座村寨,败走此地,现在自己又何需像条狗一样跟在别人身后,恐怕这方圆百里之间都是自己手中的天下了。

但万事没有如果,既然听闻那个黑衣男人已经离开了云庚村,那么这个仇叫他还能如何隐忍下去?想到这里,军师嘴角的冷笑多出了几分血煞,他自然不敢再次直面那个男人,可听说如今那处让自己折戟沉沙的小巷里,只剩下孤儿寡母守着一座小院,那他便要为当年之事做一个了结。

军师调转马头,紧紧跟随在那个腰佩大刀的魁梧男子身后,带领着身后的百余人缓缓向着云神山附近一座山头的半山腰走去,在那里,一座经历了好一番腥风血雨才好不容易占据云神山玉石矿脉十年的山寨,即将遭受灭顶之灾。

云庚村的小巷里,栽种着一株低矮桃树的院子中,脸色恢复几分血色的温婉女子在孩子的搀扶下走出了阁楼,坐在亭子里抛着手上一件崭新雕刻出来的木制小物件的顾枝站起身,看着女子笑着问道:“乐姨,怎么不多休息几天?”

温婉女子带着孩子走进亭子,轻声笑道:“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哪还能继续麻烦你们,叨扰这几日已是过意不去了。”说完,女子示意孩子不用再搀扶自己,然后便郑重地行了一礼,顾枝连忙上前一步侧过身,不敢轻易受了女子的行礼,伸出手扶起女子,说道:“乐姨,无需这么客气。”

女子依旧笑着,随后又与顾枝寒暄了几句,说好了等扶音回来一定要一起到家中吃一顿饭,然后就带着孩子走回了小院去,顾枝一直送到了院外的巷子里,看见院门合上这才走回了亭子里。

站在亭角翘檐下想了想,顾枝还是合上院门离开小巷,来到已经好几日闭门歇业的木匠铺子里,打开遮挡的木板,粗略地打扫了一番,开门迎客。

回到院子里,看着打扫干净的房屋和小院,女子伸出手揉了揉孩子的头发,笑着说道:“阿策真厉害。”孩子左手双指捏着衣角,有些不好意思,右手扶着娘亲的手臂,说道:“娘,你还是先去房里休息吧,别着凉了。”

女子却摇摇头,松开孩子的手,独自走到早已摇落枯叶的那株树下,看着树下的两个低矮的坟茔沉默不语,孩子没有走近,默默地走进屋中,知道已经几日没有回家的娘亲还要在那里站一阵,便去房里为娘亲找一件袍子,抵挡风寒。

女子站在树下,听着秋风吹动落叶的细细簌簌声,还有不远处屋檐下的风铃声,女子蹲下身,伸出手抚摸着微微隆起的黄土,低声说着什么。头顶上,悬挂于枝头的木牌摇摇晃晃,似乎听见了女子的话语便都争着抢着作答。

孩子走出屋檐下,看着那样熟悉的娘亲,觉得眼睛有些发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