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洛也看了一眼垂头丧气的谢洵,笑着道:“傻小子,平日里让你多跟着我学一学你就不听,这下好了吧,和顾筠两个人被人打成了猪头,我可是按你说的好好打了武馆那些人的面子,可没有对上谁出过三招以上。”
谢洵闷声闷气道:“我知道,我就是觉得……”他嘟嘟囔囔,君洛一巴掌按在他的头上,咬着牙假装恶狠狠道:“咋了,不会觉得武艺不精比不上丢脸吧,嘶,你这家伙是不是瞧不起我啊。”
顾筠连忙上前劝架:“欸欸欸,君洛你轻点,谢洵那天受的伤还没好呢。”君洛可不管这个,看着顾筠说道:“顾筠,我刚才打架拳头也破了,你待会回去拿点你那个便宜师父给你的药膏给我擦擦呗。”
顾筠一把将谢洵拉开,摇摇头道:“不要,那东西贵得很,省着点用,你这点小伤犯不上。”君洛撇撇嘴,双手枕在脑后大摇大摆走在街上。
如今三人来到这座玄鹤城已经有五年,谢洵当年流浪挨饿落下的病根也好得差不多了,三人的日子慢慢好起来,在城里一座僻静巷弄那里有了一栋破败宅子,总算不至于还躺在桥洞底下。
顾筠跟着那个被许多人唤作医圣的师父修读医术,早已打消了考取功名的心思,觉着医术也算不错的出路,慢慢兴趣占了上风,医术突飞猛进,惹得那个一大把年纪才正式收徒的医圣老先生喜不自胜,也愿意倾囊相授。
谢洵身子好些之后就跟着君洛在城里到处找事情做,也跟着君洛在武馆里学了些三脚猫功夫,不过天赋和努力都还比不上君洛,所以时常被压了一头。但是谢洵不会轻易泄气,像今日这般吃些苦头也就愈发奋勇。
三人一路走到巷弄深处的宅子,正要推开门,附近一户人家的院门打开,走出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手里端着一盆热腾腾的白菜炖肉,老妪身后还跟着一位羞怯低着头的小姑娘,手里同样端着一盘热腾腾的肉菜。
看见了三个少年,老妪露出笑意招呼道:“来来来,赶巧了,正要拿些东西给你们,顺便带回去吧。”君洛站在门槛处挠挠头不知所措,而年纪最小的谢洵已经看着那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秀气小姑娘,脸色涨红说不出话来。
顾筠连忙上前接过老妪手中颇有分量的一大盆肉菜,笑着说道:“奶奶,不用给我们准备这些的,我们三个小伙子在外面也能讨生活赚些银两,您留着自己吃就好了。”
老妪不乐意了,在顾筠脑袋上敲了一个板栗,教训道:“挺聪明一个孩子,怎么就记不住话呢,不是跟你们说过了,以后我给你们的东西都不许不要,以后再敢顶嘴,信不信狠狠揍你们一顿。”
君洛走下门槛台阶,敲了一下愣怔出神的谢洵的脑袋,上前接过小姑娘手里的盘子。
顾筠这才露出纠结笑意,低声道:“奶奶,真不用,我们现在日子没那么难熬了,谢洵也能跟着君洛去找些活计干,不缺银子了。”老妪微微佝偻着腰,啧啧道:“说的什么糊涂话,三个大小伙子好不容易攒些钱总得省着花,不然以后哪有姑娘家看得上你们啊,晓得不?”
顾筠转头看了一眼君洛和谢洵,三人连忙点头称是。
顾筠最后想了个折中主意,说道:“这样,我们屋子里备好了一锅饭,要不今晚奶奶和小苑都上我们那儿一起吃吧。”老妪这次没有拒绝,拉着孙女跟在急匆匆推开院门的谢洵身后走进宅子,还不忘絮絮叨叨地和君洛还有顾筠说些处世之道,听起来浅显单薄,三个少年却都听得认真。
吃过了饭,谢洵和小苑去灶房刷洗碗筷,老妪拉着看得最顺眼的读书人顾筠来到小院石桌旁说说话,君洛则在狭窄小院里拉开拳架随意行走,意气圆满如意,浑然天成,已经初见未来山巅武道宗师的雏形。
夜深送走了老妪和小苑,君洛和顾筠取笑几句望着小苑离去背影依依不舍的谢洵,惹得恼羞成怒的少年满院子追着两个兄长打,直到都精疲力竭躺在小院中,三人才气喘吁吁地静心聆听起夜幕下的细微蝉鸣。
顾筠双手叠放在肚子上,轻声道:“师父说过几年要带我走一走承源岛的天下,医术不可只留在书上,还有落在实处。”君洛双手枕在脑后,摇头晃脑道:“我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不过觉得老先生说得对,人总要多走一些路才能多知道些道理,你看那些只知道在窗台后边读书的书生,真不知能够读出什么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顾筠低声反驳道:“说不得对与错还有高低之分,读书研学之人自有道理,行万里路也自有妙处,读的书还是少,不能随意批判高下。”君洛从来不会拒绝顾筠耐心细心琢磨出来的道理,甚至暗暗放在心上,多多咀嚼。
谢洵望着辽远夜幕,低声道:“我以后要学世间一等一的武学功夫,还要学那江湖上的侠客一般纵横天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君洛笑起来:“谢洵你小子,先把手头上的武学琢磨透了再想这些极高极远的东西吧,脚踏实地才是锤炼武道的根本所在。不过你说得对,以后我们三个人都是要名震天下的,不只是在这承源岛上,还要让海外的天下人都知晓我们的名字。”
谢洵抬起手掌攥成拳头,似乎也在暗暗下定决心。顾筠听着二人的豪言壮语,从来只想着安居乐业的他心中也难得有些少年意气,乘风扶摇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