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地分汪洋居中(一)

路珩嵩将茶杯轻轻放在掌心,抬眼望向江湖院的议事堂门外,璀璨温暖的天光洒落在洁白玉石铺就的广场上,不远处就是连绵的皇城宫殿,路珩嵩问了冀央一个问题:“当年你为何会亲手兴建降魔殿?”冀央将茶杯放在桌上,思索一番才作答:“因为那时的奇星岛在魔君治下倾覆寥乱,因为‘地藏顾枝’的出现看见了奇星岛生的希望。”

路珩嵩却摇摇头,说道:“不够。”冀央微微皱眉,路珩嵩转头看向冀央,笑道:“这样的降魔殿,在奇星岛重归太平之后,便没有了更多的所在根基。”冀央有所明悟,却只是看着路珩嵩不说话。

路珩嵩点点头继续说道:“两百年前,江湖院的出现几乎让整座汪洋的江湖武林都乱作了一团,为何?不就是早就习惯了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人觉着光明岛是要依仗地位来施展权势,以为天坤榜上天下无双的光明皇帝是要以此掌控所有江湖人了。”

冀央伸出手指轻轻摩挲茶杯边沿,静静听着路珩嵩说起这些关于江湖院的往事,也是关于光明岛这数百年革新的剪影。路珩嵩嘴角挂着笑意,可是冀央却看不出丝毫的轻缓和惬意,只有藏在深处的森严和淡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路珩嵩继续说道:“所以那时行走在各大海域和岛屿的江湖院先贤,所面对的困顿和危险,几乎是现在的我们难以想象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监察江湖诸事的时候莫名其妙就暴尸荒野,更多的甚至消失得无影无踪,就连尸体也找寻不得。

而偏偏在这些事情上,光明岛根本无法名正言顺地要那些岛屿给出交代,毕竟此事本就是光明岛的一意孤行,若没有什么落到实处的结果和答案,那些岛屿其实根本就不会点头答应江湖院的监察职责。”

路珩嵩伸手拍了拍衣袖,似乎在驱散些尘埃,他缓缓说道:“亲手创办了降魔殿的你应该更加明白,那时江湖院的难处和无法诉说。只是最终呢,整座汪洋都得认江湖院所立下的规矩,就像当初八大海域的所有岛屿都必须承认,光明岛就是位居汪洋之上的中央。从此再没有席卷整座汪洋的战事能够被轻易挑动,也再没有自恃武道境界修为的江湖人能够仅凭一己之力扰乱海域和汪洋的太平安稳,这就是光明岛和江湖院所做到的。”

路珩嵩嘴角的笑多了几分冷意:“太多人已经对此觉得习以为常,好像光明岛所做的牺牲和努力不过就是为了让他们的自私和放纵更加稳当顺畅,而那些先贤前赴后继的付出只是需要偶尔想起然后念叨一声就够了,甚至连感激都不需要,毕竟高谈阔论总比语重心长来的容易些。可是呢,光明岛的革新为了什么?江湖院的存在为了什么?光明大会是召开又为了什么?”

冀央突然察觉到议事堂门外的天光慢慢隐去,似乎有厚重云层翻涌而至,冀央没来由觉得心情沉重,因为那样突如其来的阴沉和肃杀翻动了他心中的回忆,记得当初奇星岛一夜倾覆的时候,也是这样风云突变,所有的离散和分别都毫无征兆,也让人无所适从,哪怕是随波逐流都要粉身碎骨。

路珩嵩缓缓站起身,在雕梁画栋的议事堂中慢慢踱步,走近那洒落在门槛上的昏暗阴影,他的声音在宽敞的正殿中跌来撞去,闯进冀央的耳中。

路珩嵩抬头望向港口的方向:“如果一夜之间,只是一瞬,整座汪洋都陷入倾覆,不只是奇星岛那样一座岛屿而已,那么更多的百姓和生灵应该如何自处?难道在那时的纷乱和厮杀中,口口声声宣扬的远方的太平盛世还有意义吗?”路珩嵩停下话语,转头看向冀央。

冀央也站起了身,整座议事堂都被掩在了黑暗中,只有他的双眼还在闪着光亮,冀央迈开不知为何觉得有些沉重的脚步,他缓缓落下脚,然后铺天盖地的轰隆隆声响就那样猝不及防地撞进他的胸膛之中,回荡在耳畔和脑海。

冀央脚步踉跄,几乎是惊慌失措地伸手扶着身边的桌椅顿住脚步,冀央神色震惊地抬头看向议事堂的门口处,路珩嵩的神色和面容隐没在黑暗中,看不分明,可是倒映的火光和喧嚣却在他的身后狰狞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