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放秋假了

她于是又忍不住劝,“还是配上好,祯祯瑛瑛都盼着下小羊羔呐,再说了,等下了羔子,还不是照样会产奶。”

徐国庆自来在这些琐碎事上嫌麻烦,“行吧,行吧,赶哪天我过去问问。”也不远,乡里就有一家,顺道的事儿。

饭桌上,两口子自然说到收秋,林满秀掰着手指头一样样安排哪天干啥,当然,花钱的地方免不了又提一嘴。

说到钱,徐祯祯不由地又想起刘翠珍,上回好歹从她手里拿回来了一百五十块钱,这还剩三百五呢,不行,趁收秋赶紧要回来,要一点是一点。

“妈,咱再去要趟账吧。”徐祯祯说。

“咳,家里钱过秋够了。”上回弄得不太好看,人家都病成那样了——林满秀想起来心里还是有点不落忍,“算了,过完秋再说吧。”

“别呀,妈,刘,哦翠珍嫂子手里有钱。”徐祯祯说。

“她有啥钱,病病歪歪的。”林满秀不信。

“妈你忘了,她这半个月,天天煮了嫩玉米骑车去县里卖,应该卖了不少钱。”

说到这件事,徐祯祯还是挺佩服刘翠珍的,一般庄户人家没谁会想到做这个生意,她妈林满秀就想不到,一是舍不得,二来根本就没这根弦,琢磨不到县城里的人会花钱买煮玉米吃。

徐祯祯倒是想过,可惜她上学抽不出身。

林满秀还是不同意。

徐祯祯甩出杀手锏,“妈你把钱讨回来,咱还能多买点鸭蛋腌,你也瞧见了,咸鸭蛋有多好卖,三两天就卖光了,这回又赶上秋收,肯定卖的更多。”

“明明有赚钱的机会,你咋能拱手让人呐?傻不傻?”

她这样一说,林满秀心里不由一动,嘴上却还是不改口,“小孩子家家的,这些事儿少操心,先把秋假作业做做,明天一早,跟我去地里刨花生。”

玉米棒子林满秀一早看过了,熟是熟了,里头还透着点生,不妨再等两天。

趁这个工夫,先把花生刨了,豆子割下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往年都是跟徐文庆曾焕芝两家一起收秋,今年情况特殊,徐文庆开了商店,曾焕芝又大着肚子,劳动力一下子就去掉了两个。

这收秋咋收?两家子得坐下来好好商量商量。

吃完饭,徐国庆跟林满秀出门去兄弟家商量事情,留下徐祯祯姐妹在家看门。

徐瑛瑛拧开了电视。

徐祯祯把日记本翻出来,将投稿的事情记了一笔,又将卖咸鸭蛋的账目对了对,她打算明天一早,先把从刘彩芹家买来的三十五斤鸭蛋腌进大坛子,稍后王晓月那边如果进展顺利的话,再买进三十块钱的,一并腌上。

本钱还是太少了。

就这样,五个人七零八凑的,也才凑出这点钱,简直不够看。

可是没办法,大人们在没见到成果之前,是不会轻易相信一个小孩子能赚到钱的,别看她妈现在略有松动,真要她掏钱入伙,她一定不答应。

徐祯祯发现自己现在有点急躁冒进了。

别急,别急!

徐祯祯告诫自己,努力壮大自己是好事,可急吼吼做事只能让自己陷入另一个极端,她不想失去来之不易的健康。

身体的健康,情绪的健康,精神的健康。

徐祯祯找出画笔和纸,开始秉神静气画画,果然,不大一会儿,浮躁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她又找到了那种踏实安稳的感觉。

重生以来,所思所想,慢慢汇聚到笔尖,她的画一张一张,开始连缀成故事,是一个十三岁小女孩和她家人的故事。

在故事里,生活在乡下的女孩小祯跟妹妹小瑛,有一个四口之家,妈妈下地,爸爸上班,生活平静而幸福。

姐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