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孤悬岛”,宽六万里,长九万里。
它形如一个开口向南、中央以丘陵和平地为主、被收紧的簸箕。
由此,可以窥见整个“孤悬岛”的地势。
在“孤悬岛”的最北边,是高达六七千丈、雄浑巍峨的“北箕山脉”。
沿着“北箕山脉”,从东到西分别是“昧祖郡”、“粟米郡”和“味沃郡”。
在“粟米郡”,有在“孤悬岛”赫赫有名的“蒿里险境”。
而在岛屿的东部,则是“东箕山脉”。
它与“北箕山脉”于“昧祖郡”交错。
位居“东箕山脉”的曾是宗门-世家体系中、在八大凝液世家里面实力最为强劲的、以炼器和体修为主的“华迪郡”任家和“艾迫郡”陈家。
现在,“华迪郡”和“艾迫郡”都还在。
位于华迪郡境内的“羑里险境”,同样也还在。
但那任家和陈家,则都已经搬迁到了位于“孤悬岛”中央的“九合峰”附近。
——
“九合峰”是纵横数万里、偌大的“孤悬岛”内唯一的三阶上品灵峰。
万年前,金剑宗宗门渡海而来,建立了金剑宗。
而“九合峰”地势并不很高。
为此,修士们殚精竭虑,抽调整个岛屿的灵气,构建出了三阶上品聚灵阵,并且用“三阶上品断木”进行灵气过滤。
当然,现在这样的三阶上品聚灵阵及其阵内的“三阶上品断木”已经全部没有了。
金剑宗的三阶上品玉胎修士之路有很大可能已经断绝掉。
否则,金剑宗的太上长老和代掌门等也不会如此急切地同意将各个世家搬迁到一起。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各个凝液世家等对灵气的汲取。
相应地,大家聚集到一起,除了可以更好地管控与守望相助,还可以帮助提升对灵气、灵植、灵料等的利用效率。
——
至于“孤悬岛”的西部,则是“西箕山脉”。
它与“北箕山脉”于“味沃郡”交会。
位于“西箕山脉”最中央的则是“青苹果郡”。
而“青苹果郡”以南,则是又雷迷郡。
其中,“青苹果郡”有着位居“四里险境”之首的“织里险境。”
“三星郡”则位于整个“孤悬岛”的正南边。
其北部是浩浩荡荡的“落基河”。
位于西边的“象鼻河”与位于东边的“梧桐河”是其两条主要的支流。
这两条河所汇入的“落基河”,波涛汹涌,不断向南方奔涌而去。
——
而在南方,则同样是高大巍峨的“三星荒原”。
当然,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从“三星荒原”往南,其地势越来越高,形成了群峰耸峙的“南箕峰”。
在“南箕峰”上,有三座山峰最为高大。
它们仨闪终年积雪、闪闪发光、有如三颗星星照耀。
它们分别被称为“大星峰”、“东星峰”和“西星峰”。
这一特征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此地名叫“三星”。
而位于中央、山势最为高大的则是“孤悬岛”赫赫有名的“大星峰”。
——
由于“三星荒原”很是高大,“落基河”全部被陆地包围,所以它应当是一个内陆河。
但实际上并非这样。
因为它像一个楔子一样插入了“三星荒原”的低洼处。
从低洼处开始,“落基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冲刷,冲出了一条狭长的、名为“南登峡谷”的通道。
“南登峡谷”两边,壁立数千仞,其坚硬有如一二阶灵料。
借助“南登峡谷”这一通道,“落基河”水汹涌向前。
而在其前方,则是波涛汹涌、高达千丈的的“横绝海”。
“横绝海”的波涛,冲刷着同样壁立数千仞的“南箕峰”外缘,使其变得怪石嶙峋。
而这些海水也会倒灌进入“南登峡谷”,与“落基河”相遇。
这两者不断相互交织,最终导致其入海口变得浩浩荡荡、很是宽广,有如一片树叶镶嵌在“南登峡谷”的入海口处一样。
那些澎湃、激荡、滔天的波浪,则构成了这片“树叶”的叶脉。
——
对于入海口处的壮观景象,【成添堵】不是一次感慨造化的鬼斧神工。
万年前,金剑宗宗门数千名修士在【龙龘(dá)祖师】的带领下驾驭着“金剑号”,远渡重海而来,然后筚路蓝缕,建立了金剑宗,建立了宗门-世家秩序,并且建立了皇朝-郡县体制。
而金剑宗宗门之所以历经艰险、渡海而来,乃是因金剑宗宗门龙龘(dá)祖师为避免上宗覆灭、保留一线生机远赴海外而起。
而他们当年登陆,就是穿过了这片“树叶”附近,然后沿着汹涌澎湃的“南登峡谷”及其“落基河”逆流而上。
迄今为止,赛罗皇朝共立四十二皇。
每皇执政约三百年。
执政期限既不多,也不少。
——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皇朝有特殊的选拔制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先是宗门修为较高、潜力较大并且对凡人事务感兴趣的凝液修士修士自愿报名,易姓为“汤”,成为皇朝的太子。
太子要熟悉并帮助皇上处理庶务,同时要尽心修炼。
实际上,宗门历来很重视皇朝和凡人庶务。
因为宗门万年以来,坚持“修士是人类,而凡人是修士的根本”这一基本的立场。
当然,庶务繁杂、可能会影响修炼。
但处理庶务本身就是锤炼心志的一种方式。
而宗门也为“太子”提供了慷慨的待遇。
所以,愿意报名的人还是不少。
毕竟,成为“太子”后,晋升为玉胎修士的可能性要大上不少。
——
如果“太子”有幸晋升为玉胎修士,那么就可由宗门册封为皇上。
当然,他同时也是宗门的太上长老。
等待老一辈皇上执政三百年退休,或者帝号三百年时间已满,那么就可以继任为皇上。
自己做了皇上后,下面还是会有“太子”。
当然,这里的“太子”并非一位,而可以有多位。
太子之间,可以“名号”相称。
太子与皇帝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因此相互之间同样不必父子相称。
太子可以辞职,但他必须干满至少五十年的任期。
皇上则必须发誓,要至少在一半的任期时间内亲力亲为。
对于以上这些安排,成添堵很熟悉、很了解。
——
每任皇帝在三百年的任期内,都会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帝号。
这帝号取名来源于龙龘(dá)祖师带领同门修士横渡“横绝海”、穿越“南登峡谷”和抵达“九合峰”时写下的一首诗。
这首诗后来被广泛称为“龙龘(dá)祖诗”:
【重帏深下莫愁堂,】
【卧后清宵静又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
【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弗信菱枝弱,】
【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深思了无益,】
【未妨惆怅是清狂。】[1]
看到这首诗,不知情的人还会误以为龙龘(dá)祖师是一个得不到他人垂青的深闺怨妇。
实际上他却是一位率领大家横渡横绝海的旷世雄豪。
后人不理会这首诗中所反映出的幽怨情绪及其缘由,而是钦佩龙龘(dá)祖师的为人和这首诗的婉约,于是以此作为帝号取名的来源。
第一任、二任和三任皇帝的帝号分别为“重龘”、“帏龘”、“深龘”。
现在一万二千多年,皇帝是第四十一位,因此为“叶龘”。
再过百年,现今皇上就要退位,并由新帝所取代。
——
对于以上这些细节,成添堵同样很熟悉、很了解。
而他之所以很熟悉、很了解,不仅仅是因为作为玉胎修士,自己有强大的记忆力。
更根本的,还是自家祖上,于六千多年前,担任过帝号“梦龘”的皇上三百年。
那是让包括自己在内的后辈都备感荣耀的先祖【成年仁】。
【成年仁】先祖擅长丹道、关注凡人,重视对凡人的治疗。
他主张“一日三省吾身”,并且为后辈子孙确立了“要坚持撰写‘三省玉简’”的祖训。
他撰写过一副名为“医问”的小诗,以为成家子孙后代的字辈诗。
由于这样的祖训,所以成添堵还保持着对悬壶济世的持久兴趣。
——
遗憾的是,成家这“为凡人治病”的祖训却违背了后来宗门-皇朝所规定的“要将修士和凡人严格分开”的禁律。
结果,五千年前成家沦落为了曾经的附庸凝液世家“乔家”的附庸。
然后,成家部分的修士苟且下来,为乔家尽义务,接受“成家不能出现任何凝液中、高阶的弟子”等禁律,接受成家的果实被宗门和乔家不当占有的现实。
但大部分成家修士拒绝接受,纷纷改名易姓外迁乃至外逃。
至于成家的悬壶济世传统,则如同日落西山。
这既是因为那禁律的存在,也是因为宗门和皇朝治下的“孤悬岛”很安定,凡人要找一个有寻医问药经历的修士都不那么容易。
随着时间的推移,几千年过去,越来越多的凡人不知晓修士的存在。
相应地,成家的悬壶济世传统没什么用了。
只有像“摩托罗峰”改名方姓的部分成家后代,还在方炉涧的带领下,做些事情。
对于这个后辈,他一起比较喜欢。
但遗憾的是,这位后辈修为太低。
他年纪已经不小,但还是凝液中阶圆满修为,实在不成不了什么大器。
——
当然,“成大器”也只是一种兴趣。
虽然绝大部分修士愿意修炼以健康长寿乃至追求长生不老,但也有的修士不想长生。
他只想安安静静与妻儿们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像那半山村家的“豁牙”牧,一家人中大部分都是“漏灵根”。
自己在青苹果乔家那位很是机灵、前途不可限量的乔布斯的带领下,来到家,与其家人交流。
小主,
他们恬淡自然,既不畏惧,也不宠溺或骄傲。
他们那“遇到事情顺其自然,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态度,让自己很是感慨。
因为能坚持这样做的凡人,并不是很多。
在交谈中,自己曾试探性地提出,如果竭尽全力、花费不小,可以让“豁牙”牧在灵气入体后不再泄漏,从而真正成为修士,并修炼到引气大圆满。
但那小子坚定地拒绝了。
他说,“我不想独自长生。”
“我对这修士啥的玩意儿不感兴趣。”
“我要死在半山村,要和妻子死同穴。“
他还说要将自己安葬在屋子附近,死后也与生前忠心耿耿的土狗“小旺”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