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功法从“引气”到“金仙”阶段全部都有。
因此,它们全都是各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传承。
为了撰写这些“道典”,“空也”金仙一共花费了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年才完成。
“时长好长,真牛啊!”
杜布倒吸了一口又凉又精纯的六阶极品灵气。
自己目前尚未年过一百,而对方写书就花费了如此多的年数。
当然,这样的撰写过程并非持续进行,而是分阶段的。
否则,杜布担心空也金仙恐怕会近视眼严重或是腰椎间盘突出。
——
通过“道典”玉简,杜布知晓,在“合道”阶段,空也兴起了第一次进行系统地整理的想法。
而在“大乘”、“真仙”和“玄仙”阶段,他又分别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的系统整理,将那些道典分别推升到了“大乘”、“真仙”和“玄仙”层次。
相应地,这些玉简分别有了“第二版”、“第三版”和“第四版”之附名。
六十多万年前,空也金仙撰写了第五版,将其分别推及到了“金仙”层次。
这些玉简按照其层次,在“金手镯空间”内的不同层次的分区分别存放。
其中,在杜布目前所在的“务虚区”,涉及从“引气”到“真仙”的各层功法。
而之所以要将“真仙”层次的功法放到这,是因为空也金仙主张“走一步看三步”,亦即在修炼现有的功法时,必须要看到后面的三个层次。
——
而当空也修炼到了“金仙”层次的时候,他已经着手进行了道尊层次的推算,甚至还想推算道祖层次的功法。
但前者难度很大,而后者则更是难上加难。
而杜布是头一次知晓,“金仙”之上竟然还有“道尊”和“道祖”。
现在的自己,终于对整个修炼系列有了全面的了了解。
一时之间,对于“空也金仙”之人类修士传递道法、薪火永续的伟大义举,杜布不由自主地兴起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崇仰之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于对方的这些“至宝”,连同那“金手镯”在内,莫名其妙地落入到自己手里,杜布弄不清楚其中的门道,就如同他暂时还弄不清楚其中“织里的诅咒”之生成的门道一样。
所以,杜布对这个问题暂时不放到心上。
——
杜布从“玉简层”的“功法区”来到了“丹医区”。
他为了炼丹,为了作好一名郎中,可曾是花费了不少的功夫。
因此,杜布之对“丹道”感兴趣,是自己作为修士应有的职业特点。
这就好像每位屠夫看到猪总想着要如何捅刀一样。
它也好像每位窃贼看到别人家的东西总想着要如何弄到手一样。
当然,杜布除了职业兴趣之外,还有私人兴趣,那就是自己身上沾染的“织里的诅咒”。
根据在“功法区”的搜索经验,杜布直接排除了那些由“笔趣亭”、“低点阅读”、“千寻万度”、“只眼看书”等出版、仅仅是用来参考的有关玉简,而直接指向了空也自行撰写的丹医类玉简。
它们包括但不限于“修士病医道典”、“丹药炼制道典”、“疗伤丹药道典”、“恢复丹药道典”、“诅咒丹药道典”和“丹医道典综论”等。
此外,杜布还看到了“灵兽病医道典”和“灵兔病医道典”。
这位前辈竟然对于兽——尤其是灵兔——的病和医竟然也很有兴趣,这让杜布再度感叹,空也金仙应当是一位格局很大、具有喜欢与珍惜灵兽之优点的的修士。
——
杜布“一心一百二十八用”,同时打开阅读这些玉简。
借由阅读,杜布知晓,“空也”是在晋升为玉胎修士之后才开始学习炼丹。
空也建议说,如果修为不到玉胎,由于缺乏法眼和法力的支持,修士最好不要炼丹,否则会事倍功半。
杜布自己也是在晋升玉胎之后才炼丹的,对于空也的论断深以为然。
在“修士病医道典”中,空也说,所谓“疾病”,实际上是一种相对于健康的反常状态。
而健康,无论是修士或是凡人,乃至于灵兽或灵植,都是指心智健全,躯体及其功能正常,并且能完成在所处年龄阶段的应有活动的状态。
就此而论,“癫狂”是心智健全方面的疾病,手脚折断等“肢体残疾”是躯体正常方面的疾病,“拉肚子”、“耳聋”等是功能正常方面的疾病,而年纪过大、不能行走,则不一定能算是疾病,因为无论人或兽,都可能出现相应的情形。
对于最末一种情况,站在医道的角度,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等死”。
空也指出说,与各类绿植相比,人类和野兽虽然有着能行动的优点,但在寿命上颇为不如,在对抗疾病上也有所不如,因为人或兽折断了手脚,无法再生,功能受限,但各类绿植却安然无恙。
对于这类情形,杜布早已有过观察和对比,因此倒不觉得惊奇。
——
他快速浏览,看到了空也关于“命片”或“微菌”之构成致病原因的论断,与自己的观察结果相一致。
更重要的是,与杜布的猜测相一致,空也明确指出,“命片”或“微菌”具有等级性和特异性,从而构成了“疾病”和“诅咒”的重要来源。
展开来说,高阶的“命片”或“微菌”,更高阶的修士、灵兽或灵植难以产生影响,对于低阶的修士、灵兽或灵植会带来致命性的影响,对于同阶修士、灵兽或灵植的影响,则属于中等水平,并且具有特异性。
而所谓“特异性”,就是指在种类无数的“命片”或“微菌”中,其能侵染的对象有特定的限制。
像“哗啦弧菌”如果被培养到六阶,那么即使务虚修士或六阶灵兽也会严重地拉肚子,甚至还可能脱肛身亡。
但是,这“哗啦弧菌”对于任何的灵植都无法产生作用,哪怕它已是达到了“真仙”或是九阶级别的“微菌”,反之亦然。
——
而所谓“诅咒”,就是指一种以“千眼微菌”、“千鼻微菌”、“千耳微菌”、“千口微菌”或“千足微菌”等所构成的“五千微菌”中的一个或多个为载具,以特定的或非特定的人群为对象,以某些可人为调控的、致病或快或慢的微菌为器具而构成的攻击性手段。
由此,“诅咒”可以称为一种“特殊”的特异性。
这是因为诅咒者借助“五千微菌”载具,只攻击其中意的某一个或几个诅咒对象,而不像其他的致病性微菌,攻击的是一个类别里所有的不特定对象。
其中的要旨在于,被诅咒者处理的“五千微菌”不仅是载具,而且可以根据目标对象的特征是否符合为条件,调控致病性微菌的存活及其攻击的发生。
“诅咒”的发生,除了获得目标对象的头发、皮肤或体液等外,就完全取决于“五千微菌”载具和攻击性微菌的等阶。
如果“五千微菌”载具的等阶低,或是攻击性微菌的等阶低,那么诅咒必然不会发生作用;亦即,只有同同等或更高的等阶时,诅咒才可能维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至于如何到达目标对象的身边并让其被“五千微菌”载具和攻击性微菌侵染,在医丹修士看来并非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因为“五千微菌”的特点就是随风而走和无孔不入。
一个修士或灵兽不可能不呼吸吞吐。
而当“五千微菌”载具和攻击性微菌到处弥漫时,其侵染必然会发生,被它们锁定的诅咒,将是目标对象无法躲避的。
——
像“哗啦弧菌”是一类轻度的用于诅咒的攻击性微菌,因为其症状很明显,并且已经有了成熟的医治手段。
“诅咒丹药道典”指出,只要救治及时、对症下药,那么目标对象体内的微菌完全可以清除。
但有一些则比较怪异,因为有人微菌容易让人过度亢奋,有的容易让人持久或突然的不举,还有的则是帮助诅咒者吞噬他人的性命。
空也金仙将这种攻击性微菌称为“噬命微菌”。
这种“噬命微菌”能不会损害目标对象的身体和日常活动,亦不会影响修士的修炼或修为的提升,其独特的作用在于能吞噬攻击对象的寿元,然后返回到诅咒者身上,补充诅咒者对寿元的需要。
在无边无际的诸天万界,“噬命微菌”是一种使用方便、培养不易、但很受欢迎的攻击性微菌。
因为人类的寿命实在是一种极其宝贵、用途很是广泛的东西。
更进一步来霁,寿命其实就是人类精元。
精元越多,那么寿命越长;反之,则越短。
当修士被“噬命微菌”过多吞噬,而无法满足“噬命微菌”的需要时,后者就会对目标对象之维持正常活动的生命精元进行过度索取,然后目标对象就会一命呜呼,即使大罗金仙也无法救回。
——
而在“噬命微菌”的治疗上,空也金仙在“诅咒丹药道典”中指出,具体途径有三种:一是作用于“五千微菌”载具;二是作用于“噬命微菌”这种攻击性微菌;三是提升被攻击对象的抵抗力。
但这三种都是十分棘手的。
“五千微菌”可以作用于婴元及以下修士层次,“五万微菌”、“五十万微菌”、“五百万微菌”、以及“五千万微菌”则分别作用于化灵、务虚、合道和大乘层次。
至于“五亿微菌”、“五十亿微菌”和“五百亿微菌”,则分别作用于真仙、玄仙和金仙层次。
但“五千微菌”需要修为至少高出三个境界才能发现。
换言之,非“合道”修为的修士无法发现“五千微菌”的存在,因为它实在太小了,并且平时隐而未显。
——
至于“五亿微菌”和“五十亿微菌”,则需要道尊和道祖则能发现。
但道尊的徒子徒孙遍杜布诸天万界了。
他们不会有什么兴趣去关注发生在小小的一个真仙或玄仙身上所发生的事情。
“要请道尊出手,那简直比直接干掉自己还难上千万倍!”
空也金仙提醒道。
至于“五百亿微菌”,那是连道祖也发现不了的。
万幸的是,金仙很少遭受诅咒。
空也推测说,这是因为“五百亿微菌”实在太难以培养了,因为找到“五百亿微菌”容易,但要让“五百亿微菌”如臂使指地指向特定的对象并且进行诅咒,简直是难如登天,或许道祖大人都不一定能做到。
——
“五千微菌”等不仅由于太过微小而难以发现,而且其袪除也相当不易。
这是因为,“千眼微菌”、“千鼻微菌”、“千耳微菌”和“千足微菌”等感官敏锐,对于进入的药物能快速地发现和躲避,甚至让药物找不到其藏身之处。
至于“千口微菌”,则具有饕餮无物不吞的特性,任何药物都对其没办法。
所以,相对来讲,“千口微菌”在“五千微菌”中最受欢迎。
只是其操控需要花费莫大的力气,所以非真正的金仙大能难以操纵。
当然,这对于空也来讲,觉得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
第二种办法是将“噬命微菌”这种攻击性微菌作为诊治的对象。
一般来讲,中高阶修士可以快速地感受到自身寿元的修短,因此可以推测自身是否受到了“噬命微菌”的侵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空也金仙曾尝试采用“粪水催吐法”。
这是凡人世界广泛使用的医术。
空也相信,它对于修士应当有用,因为修士也属于人类。
空也还相信,它对于灵兽应当也有用,因为空也认为,灵兽只是四肢行走、身上毛多、并且不爱衣服的人类罢了。
——
经做过百年实验,空也最终发现,“五千微菌”级别的催吐需要十种金木水火土及阴阳相协调的六阶灵兽或修士的新鲜粪便所酿造出来的粪水。
“五万微菌”、“五十万微菌”、“五百万微菌”、以及“五千万微菌”则分别需要来源于七、八、九和十阶灵兽或修士的新鲜粪水。
而十阶修士,就已经是真仙了。
因此,要找十位真仙或同级别的灵兽,说要找他们拉的屎,然后还要制造出粪水,不说其中的尴尬,就说其中为见上上面和拉拢关系而花费的代价,就非一般大乘修士之所能。
因此这个办法有效,却缺乏可行性。
至于像真仙要求助于玄仙、玄仙要求助于金仙,情形亦相仿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