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三类组道2

而越是大的事物,其必须快速地旋转,然后才能维持自身。

所以,这些事物的规模越为庞大,则生命精元越多,时间运转越快。

相反,那些小的东西,则生命运转越慢。

——

那么,自己在这金仙级别的“空也仙空”中,为什么无法感受到外界时间与内部时间的差异?难道不是“里面才一天,外面已千年”了?!

对此,杜布觉得,应当是自己所处的这处空间,是“空也仙空”中的“务虚区”,所以时间流速才与外面差不多。

如果到了“合道空间”、“大乘空间”乃至“金仙空间”,时间流速肯定快得多。

而当如果不同空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时候,那么不同空间的时间应当会出现紊乱,但同时随着着融合的进行,时间流速应当保持一致。

——

时间和空间,都可以视为“因果”的一部分。

而所谓因果,就是原因必会带来结果,而结果的背后必然会有其原因的存在。

假定我是一个凡人,并且我一拳打在石头上。

我感觉到了手的疼痛。

所以,就当下而言,我的手打在石头上是原因,而手的疼痛则是结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相应地,手的疼痛作为结果,必然有其原因。

就当下而言,原因只有一个,即我的手打在石头上。

当然,如果撇开当下的情境,那么导致手的疼痛的原因就会有很多。

此种情形,可以称为“多因一果”。

另一方面,我一拳打在石头上,既可能是手

的疼痛,也可能是石头被晃动,或是石头被一拳打得粉碎。

此种情形,可以称为“一因多果”。

当然,无论我一拳击出如何厉害,也不可能将石头打成了一根糖葫芦或是冰激凌。

因为后者涉及到了炼器之类的物性变化,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异类的因果变化情形。

真正有大神通者,或许确实可以将一块遭受打击后的石头变成心中任意想象的东西。

——

由此来看,之所以有时间,是因为有物,而有物则又必有本命精元。

另一方面,之所以有空间,同样亦必须有其来自。

空间乃是物之处所。

当无物的时候,空间就成为了虚空。

虚空中无物,因此可以称为“无”。

但“无”亦必为一种物,其中必有无法察觉或探究之处,就如同凡人之不见微菌,而将后者之侵袭视为伤风一样。

当修士能力进一步提升时,以前之“无”,则逐渐化为“有”。

所以,有即是无,而无亦是有。

有可化为无,而无亦能生有。

——

既然说空间乃是物之处所,那么空间乃是何物之所?

为什么空间会有大有小,甚或有重叠、拉扯、弯曲等等?